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减轻“吃药”负担的出路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1-11-30 06:49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些地方的常用药品,出厂价和医院零售价之间存在巨大差价,有的甚至高达6543%。

  (11月21日 《北京晨报》)

  

 在药品市场上,出现这种荒唐的暴利本来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什么?是负责招标的地方政府机构,以官方名义向医疗机构推荐这些“好药”。是相当数量的医生,不但不主动淘汰这些劣药,还去向患者大力“推荐”使用这些所谓的“好药”。

 一个正常的淘汰机制是,既然馒头价的药卖到了鲍鱼价,就应让经营者在无人问津中走向破产倒闭,在市场中消失。但其成立的前提是,作为最后一道把关人,医生得严格利用自身专业能力,从性价比的角度,去为患者甄别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药,并从专业角度出发,只让病人使用那些病情需要的药物,而且是越少越好。

 如今的现实是,政府不养医,维持医院生存发展经费九成靠自筹。药企们则纷纷跑出来,充当了养医的中坚力量,他们与医院结成了利益同盟体的关系。医院自然有足够的动力与热情为药企服务,其中就包括大力推荐使用那些“暴利药物”。而在今天的中国,医生这个职业群体深深依附于医院,属于医院的资产,而不是全社会。他们很现实的一个选择就是,想方设法地为别人卖暴利药,多卖药。尤其是,医院及药企还为“销售好手”们提供了种种或明或暗的经济奖励。想想,他们会听谁的话呢?

 从招标部门到医院,乃至到医生,都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经济利益链,感染成了一种“药物经济依赖症”。于是,判断一种药品是否好药的主要标准,变成它能够带来多少暴利,其次才是药品质量。如果不能够赚钱,哪怕质量与药效再好,也会被打入冷宫,被“逆淘汰”。

 通过解放医生,让其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不是惟独只能够通过卖药来获得高收入,他们才可以摆脱这种控制和依赖。此轮新医改,有官方消息称,公立医院法人化将彻底改变医生的身份。医生不再是“干部”,而是自由职业者。问题是,时间呢?期限是多久?还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答案。

(作者:吴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