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镇江·报评

防暴指南是种善意情绪渲染

发布时间:2011-11-07 09:26  来源:京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一家医学网站发布了一份《医生工作场所防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其内容引起网友热议。专家表示,该《指南》表明当前医患矛盾很尖锐,呼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11月6日 《江南都市报》)

  

 《医生工作场所防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有着某种善意,这甚至可以视作一些医生的个人体会。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出于对自身的保护,实施“暴力防范”,乃人之常情,似乎也无以批驳。但一个《指南》无以改变医患关系紧张,无以遏制“暴力”事件的升级,反倒可能会愈演愈烈。

 一种情况是,医生既然有《防暴指南》,那么患者同样具有“暴力升级的办法”,你会躲他会找,你会跑他会追,这样的“躲猫猫”游戏,始终难以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意识到,所谓的外在暴力,其实是内心暴力的表达,如果心中的炽热没有被冷却,那么暴力将会无处不在。医患紧张的局面不会因为一个《指南》而得到纾解。

 “医闹”的产生,根本在于信任的问题,在于相互之间的沟通,在于维权的通道不畅通。很显然,患者和医生之间,强势弱势只是相对而言,医患关系虽然紧张,但并没有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所谓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恰恰是个别负面新闻放大了这种情绪,使患者和社会公众,往往对医院和医生存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导致了双方的对立。就像深圳儿童医院“八毛门”一样,医院的诊断本来没有问题,但患者家属和社会公众自身的偏见,导致了事情的偏位,患者家人诱导了舆论,舆论又放大了这种情绪,理智的缺失,导致病人的真实情况被完全忽视。

 《医生工作场所防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的最终结果,会放大医患之间的这种恐惧。面对这个指南,大多数人会加剧已有的思维定式,他们会固化医患关系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认知,从而加强自身的戒备心理:患者还没进医院,就担心自己被骗被宰,担心出现医疗事故,甚至做好了如何闹腾一番的准备;而医生,早就将患者当成“假想敌”,随时做好应对准备。至于医院,要么请“法制”院长,要么聘请警察当“副院长”,或者戴头盔佩警棍防“医闹”,这样的举动都只能走向预期的反面。

 围观当然是好事,但“不明真相的围观”只会酿成“悲剧”。《指南》本存善意,但善意的结果,却过度渲染了某种负面形象,烙下某种群体印记。善意结恶果,这才是最让人担忧的地方。

(作者: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