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量产孝子”与道德饥渴症

发布时间:2011-11-02 14:56  来源:华西都市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的惯性叙事语境,什么时候能舍弃那些过分宏大,凌空蹈虚的东西,什么时候才能更贴近生活,也才能直指生活核心。

 比如,说到“孝”,很多人似乎都能说两句。《尔雅》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这当然是当时特定语境下的解释,而且这个释义也具有极为开放的阐释性。

 即便在三纲五常的社会,孝的演绎都会有所差异。如“百善孝为先”,后面就还有一句补充说明——“论心不论迹,论迹家贫无孝子”。可见,具体而言,“孝”是私人的,是有针对性的,会因家庭环境而不同。

 “孝”,本是难以量化,更难以量产的。即便是在过去,人们都有如此清晰的认知。所以如果你看到,时至今日,我们还有批量生产孝子的冲动,不知会作何感想。悲哀的是,这并非杞忧:10月30日,中国伦理学会在京启动“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计划5年培养百万孝子。

 这一消息,自然引起热议,数万网友参与评论。意见归纳起来,只有一点,就是用各地方言来调侃戏谑。又一煞有介事一本正经的东西,遭到无情的解构。其实,没有人会否认该对父母长辈尽孝。比如,

 就在昨天,还有两则新闻引人关注。一是“法院对留学生机场弑母案作出判决,当事人获刑3年6个月”;还有一个是“深圳打骂父母的名校硕士公务员,向父母下跪道歉”。上述当事人,不仅侮辱了“孝”字,更触犯刑律法规,所以都遭到舆论一致挞伐。

 可见,民众是明辨是非的,对于道德伦理底线的失守,无不痛心疾首。公众所反感和警惕的,只是“5年育百万孝子”这种荒唐的“放卫星”做法。哪怕其初衷,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关于道德滑坡,关于路人冷漠,社会已讨论太多。而每一个好人好事,都会被善良的民众冠以“最”字头,进行无意识地拔高和发自肺腑的礼赞,哪怕那只是中小学生守则里的最起码的要求。

 今日社会对道德的饥渴程度,前所未有地强烈。但道德是律己的,这是一个底线。有时社会整体道德水准和个体的道德感并不完全重合,因为那个说起来很虚的社会环境或制度保障程度,确实会左右一些东西,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判断。

 回到孝的问题上,4至6岁孩子也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尽孝主力。成人世界,家庭环境、校园教育和社会氛围才是最主要的潜移默化的塑造力量。那个“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之所以感染人心,就因那身体力行的示范具有别样穿透力和感染力。否则,古时那种“举孝廉,父别居”的孝道尴尬,在机械化量化的“孝子培养工程”中,一定会魅影频现。

 最后,我想起昨早上一段“异闻”,似乎也从某个维度切中此题:昨儿偶遇一个自称八九十岁的老太,攀谈起来,她几乎没有废话,一上来就是唠叨子女的不孝。因她的口音和听力问题,交流有障碍,但她混不介意,自顾自地历数各种忤逆不孝的罪状,说他们嫌弃她岁数大了。看得出,她只想找个人倾诉,似乎在家很久没个说话的人。

 其实,孝就是这么具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子女都有自己特定的难处,但在能力限度内对父母对家人好一点,温暖身边的人,道德指数就像温度计,指针自然飙升。孩子看着这个指针,自然能学习如何当一个他们理解的“中华孝子”,而那些只有观赏性仪式性却几无现实意义的虚头八脑的量产孝子工程,可以休矣。(李晓亮)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