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阁实景写真图 镇江市图书馆提供
■ 其人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乾隆皇帝是一位很有特色的皇帝。他长寿,活了89岁,是封建帝王中活得最长的一位。他好大喜功,很自负,做了60年皇帝,还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他在文治武功上很有建树,自诩为“十全老人”。而编辑《四库全书》,是其中可书的一项。
编书建阁而藏,目的是维护王朝的统治。因为乾隆是一个封建帝王,他不是人民的公仆。编书贮藏,是为自己服务的。扩而言之,是为王朝统治服务,也是为后来继承的皇帝服务的。愿望归愿望,现实归现实,就拿文宗阁来讲,在短短的存世年代里,除了乾隆本人第五次、第六次南巡来过这里,此后再也没有哪一位帝王在此翻阅过阁中的藏书。这也叫事与愿违吧。重视文治,是因为武能定国,文能安邦。“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更何况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乾隆和他的祖父康熙正是按照这种理念,实现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康乾盛世”。综观清朝前期,在重视文治的基础上,胡萝卜加大棒双管齐下,同时大搞文字狱,从而进一步禁锢排满思想,也可见统治者的良苦用心。
建阁藏书,并非等闲细事,其中还有个经费问题。北四阁是明令诏建、皇家官办,用的肯定是公帑。文澜阁是利用旧馆改建,另当别论。而独文汇、文宗两阁,一切筹建事宜皆由两淮盐政官员、一个名为寅著的旗人督造的工程。当然笔者手头没有建阁开支的账册可查。但可以推而想之,为什么要由两淮盐政来负责,而不要扬州、镇江地方上来负责呢?明眼人一看,其中定有猫腻。
■ 其址
金山为何享此殊荣,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困惑的问题。套用一句现成的话,历史文献没有明确记载和统一的说法。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的遗存中寻找到一些合理的蛛丝马迹。
首先,从南三阁选址上来分析。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不难看出,这三阁都在祖孙两代帝王12次南巡的重要节点,所经之路驻骅所在。而扬州和镇江靠得很近,偏偏又前后设了两处,足见是乾隆的情有独钟厚爱之处,同时也可见金山自有天造地设的独特之处。七阁之中的六阁都建在陆地上,虽具园林之胜环境优美安宁静谧,却无雄伟气概,更是少有激情。而金山却不同。其时尚兀自独立江中,四面银涛雪浪,气势磅礴,登顶远眺,江天一览无遗。所以两代帝王巡幸到此,看到大江之上往来如织,波光月影水天一色,足以令人感慨万千。滚滚大江东去,巍巍群山西来,眼界陡然大开,心胸无比开阔,可谓“荡胸生层云”。此时此情此景,真是惬意极了,致使两代帝王耿耿于怀念念不忘而魂牵梦绕,因而康熙、乾隆都在金山焦山留下诸多胜迹。
至于说与乾隆相关的七星街、驸马庄、吃锅盖面,那只不过是一些攀附帝王名头的行为,何足为奇。金山能享建阁殊荣,完全靠的是自己独特的魅力。
■ 其名
最有趣的话题,还是文宗阁的名号,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宗”字的争议和解释。
古人藏书,欲传之久远,最忌一个“火”字。若遭遇回禄必然化为灰烬荡然无存,故必须以“水”压之。宁波天一阁,取其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正是此意,故七阁命名都带有水旁水意。七阁虽为皇家规制,按制度等级,完全可用黄色琉璃瓦覆顶,以显示气派。因不敢犯忌,也只能依照范氏天一阁模式,特制黑色琉璃筒瓦。当然命名还有其他诸多学问。如以文字排行,这也是一种传统的命名方式。命名深有寓意,也可见乾隆的汉学功底精深。
故宫文渊,承袭前明旧制,本有渊深博大之意,毋庸赘言。沈阳文溯,乃清朝龙兴发祥之地,有不忘报本、追溯祖宗之含意。圆明园文源,取其源远流长。而承德乃避暑胜地,满人习性畏热,一年之中倒有大半年驻骅于此。避暑不能荒怠政事,所以号文津,开卷有益,读书理政,津津有味,津津生液,消乏解疲,乐于此道。清朝的皇帝不像明朝的皇帝,他们的汉学文化相当好,尤以康熙、乾隆更是出类拔萃,被人们誉为出色的汉学家,故而对编辑编纂图书、文献、典籍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故而清代在这方面的建树甚多。如《康熙字典》、《佩文韵符》、《全唐诗》、《古今图书集成》、《西清古鉴》、《三希堂法帖》、《四库全书》等等,皆毕功于此时。
至于南三阁的命名,据正史记载,皇帝念及江浙一带人文渊薮,故而命名必然就带上了浓浓的地方色彩。扬州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其时扬州八怪就已名震天下,况且又是经济发达地区,故曰:文汇。杭州有蔚为壮观的钱塘江潮,但在明清两代素有海水倒灌浸淹田亩之患,故两代都大力建造海塘,以御此患,故曰:文澜。七阁之中唯金山文宗阁之宗不带水旁。乍看之下,令人费解。后来有人附会,既然七阁之中,六阁命名都有水旁,因而宗字也应有水旁,应为“淙”字,实在是孤陋寡闻、不学之过也。其实乾隆的赐诗早就解释了此事。“百川于此朝宗海,是地诚应庋此文”。金山处于江心之中,四面环水,文宗不仅有水,而且有百川之水、宗海之水,正如“天一”之名,不见水形而有水意一样,水意浓浓,何愁火患不消。当然文宗之宗,也有大家之宗、尊崇敬法之意,从中亦见乾隆有效法乃祖的深意。
七阁藏书,都是皇家作为。它是一个既流动又固定的御用图书馆,以备南巡不时之需,便于检阅。这是古人的聪明智慧。不若当下,万千资料,尽数输入电脑,轻按一键,立时查得明明白白。这是科学昌明的妙用,古人是万万想不到的,也是贵为帝王所不能企及的。
尽管如此,在南三阁的问题上,皇帝还要沽名钓誉。因是念及江浙一带人文渊薮,大有知识与民共享的意味。它阁的情况姑且不论,仅以文宗阁的情况来看,也是令人啼笑皆非。阁成以后,由两淮盐政统管阁务,主管者由运使推举,报请朝廷充任,最有名的就是邗上学者汪中。七阁管理制度极严,在存世的数十年里,究竟有多少人阅过阁中之藏,也是一件永远说不明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