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问题未息,又来了“潲水油”,两油大致相同,只不过“潲水油”是从俗称“潲水”的餐厨废弃物中提炼而成的,而地沟油则来自于食品垃圾堆、阴沟中的提炼。
前不久,重庆九龙坡区警方联合行政执法部门,摧毁了一横跨重庆、四川、云南、河南、湖南、贵州多省市的“潲水油”产销链,其产量足以危害2600多个家庭一整年。从相关报道我们不难看出,比之吃十顿饭会有一顿饭碰上的地沟油,潲水油的危害面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潲水油和地沟油的泛滥不可谓不可怕,但监管和检测方面的水平又不得不让人寒心。从潲水桶到餐桌,要经过收集、粗炼、中转、精炼、销售五个环节,单单在提炼、熬煮的过程中产生的气味和污染,怎么竟然没引发一点动静?不仅如此,这些污油甚至横跨多省,如此的顺畅,众多的食品监管部门又怎就发现不了,没有及时的禁止?
尤为让人尴尬的一个事实是,在污油的检测方面,与地沟油一样,潲水油同样面临检测难题,其多项指标可达到或接近食用油相关检测标准,居然就成了“合格”油。那么,外面卖的那些所谓色拉油、调和油,会不会就是这些“合格”油?对于这样的疑问,恐怕从地沟油的出现和泛滥起,人人便有了困惑,如今再加入个“潲水油”,这样的危机感也难说不会加剧。而“面临检测难题”的这一说法,又更加让人感觉无力。无法检测,是否意味着监管也成了空白?除非监管部门是在制作现场抓获,否则即使发现了,又能说出什么,只能是三个字“管不了”,任“合格油”进入人的嘴巴。
在前不久的《京江晚报》报道中我们知道,我市正在建立落实“地沟油”和餐厨废弃油脂监管整治工作市(区)长负责制和最严格的问责制;城管部门则在筹建“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将集中收集全市餐饮企业、高校、企事业单位食堂的餐厨废弃物,进行初加工后销售给正规企业;同时,位于镇江新区的江苏恒顺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物柴油生产原料——地沟油正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将加大对地沟油的采购;而镇江一些餐饮企业除了正在团购品牌食用油,也表示将提高社会责任,杜绝餐厨废弃物流向不明收购商。
对于这些行动,身为镇江市民的我们理应庆幸,但是,对于这场新的食品危机,作为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检测手段严重滞后,却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实际问题。
如果可以全面审视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上的不足,如果我们的食品安全标准能够跟得上国际先进水平,那么我们又何来“吃得不放心”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