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北大副校长”说。近日,两岁女童被碾、18个路人无一出手相助的事件被广为关注,上述“校长撑腰体”迅速蹿红为最新网络流行语。这一“校长撑腰体”并非空穴来风,它来源于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秘书长杨勇的一条微博。这条微博写道:“吴志攀副校长讲了一想想法:向所有北大校友提出倡议,鼓励校长讲诚信、做好事,做有道德的公民,如果中间发生风险,比如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起诉,北大无偿提供法律支持,如果败诉要赔偿,北大出20万,多出的由校友募集支持。希望支持的北大校友转发!”(据10月20日《中国青年报》)
“校长撑腰体”在网络的迅速蹿红,真切地体现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德的强烈呼唤。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秘书长杨勇关于为爱心撑腰的想法,不仅会赢得北大校友的强烈支持,也必然会赢得全社会的极大响应,我们期待着为爱心撑腰不仅仅只是想法,而应当尽快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且,如此为爱心撑腰的做法,更应在全国得到广泛的推广。事实上,“校长撑腰体”的受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社会公德缺失的尴尬现状。
不过,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公众缺乏爱心,只是,大家担心自己的善意付出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比如说,当我们看到年迈老人需要帮扶时,本该及时伸出热情的双手。然而,当善意得到的回报不是感激而是戕害时,善意将不可避免地消退甚至消失。当善意的付出屡屡为好心人带来难堪,甚至是不幸的遭遇,并最终导致戒备心理完全压倒善意,面对求助,面姓人人自危,“袖手旁观”的尴尬就不可避免。
面对被车撞倒并遭碾压的孩子,多名路人选择了“袖手旁观”,也许,他们会用“没看到”、“没发现”来为自己开脱,但是,近年来,类似的“袖手旁观”绝非个例,当街头意外摔倒的老人因无人搀扶而窒息死亡,当摔倒老人掏钱请求路人帮忙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亟待拿出更多举措来唤回社会公德,而“校长撑腰体”无疑就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好办法。对于那些行善的人们来说,大家并不企求任何回报,只是担心被讹诈。因此,如果社会为公众的行善提供更多保护,那么,必然会唤醒更多公众的善心。(陈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