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财政收入很高,但为何市民感觉并不明显”质疑,财政部办公厅日前表示,我国财政收支总量较大,但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却很低。排名在世界百名之后,仅为美国、德国、英国等的8%左右。(10月16日《新京报》)
财政部的回应有理有据。公众真的不能“跟着感觉走”,而否认财政在保障改善民生上的贡献与作为。2010年,民生支出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66.3%。2011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约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其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10509.92亿元,比2010年增长18.1%。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生,理所当然。公众之所以“感觉不明显”,除了有信息不够透明与惠民方式不一样等因素外,还有民生财政的“量变期”所表现出来的常识:量变,给人的感觉往往不明显;但是,当发生质变后,带来的感觉是强烈的。当民生财政尚处于“量变”阶段,“感觉不明显”才是真实的。或者说,“感觉不明显”正说明我国的民生财政目前还处于“量变”的过程。
政府及其公共财政保障与改善民生,其社会学价值已成共识,而对其经济学价值的认识还未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高度。有专家认为,重视并努力改善民生,可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并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普遍提高,可以增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这样一来,更多的社会成员的购买力就会明显提升,我们国家的经济就会得到有效持续的拉动。研究投资民生的回报问题,有助于投资民生的可持续发展。
“民生是高回报的投资”,这是时任陕西省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对神木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一年多时间以来最大的感触。2009年3月1日起,有40万人口的神木在全县全面实施“免费医疗”,民众从免费医疗中得实惠,政府也“赚了一大笔钱”,进入良性循环。老百姓爆发出来生产的热情,这种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巨大的社会合力推动了神木的发展。财政“给力”民生,民生“反哺”财政。
由此,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只有当改善民生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质变”才会发生。这种质变在于,当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时,民众就会“反哺”改革发展,回报社会;还在于改善民生就是解放生产力,挖潜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我们期待着民生财政继续进行“量的积累”,进而向“质的飞跃”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