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定一,出生于江南名门,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即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才华横溢的他当了2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一生“出入几生死、往事泣鬼神”,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入党经历同样非同寻常,不乏有趣之处。
埋头读书只为“实业救国”
1922年夏,年仅16岁的陆定一以优异成绩升入南洋大学电机工程专业。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工科高等学府,素有“科学家和工程师摇篮”之称。在校学生既重视科学技术理论的学习,又重视实践活动。但是对于政治,很多人则置身于外不闻不问。
当时的陆定一一心一意要走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道路。在南洋大学里,他认真读书,刻苦钻研,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从1924年春天到1925年春天,各派政治力量在南洋大学中展开了一场较量,他们纷纷邀请自己一方的知名人士到学校来演讲。其中最受大家欢迎的就是共产党人恽代英的演讲,他常常以生动的语言和富有说服力的论据,阐明反帝反军阀的重要意义和进行国民革命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也很受青年学生的欢迎。逐渐地,学生中觉醒的人越来越多。
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使得南洋大学里的政治气氛日益浓厚起来,陆定一的思想也受到较大影响。当时,南洋大学毕业的学生大都分配到铁路系统或一些大工厂中工作,陆定一考虑到铁路被军阀操纵着,工厂是资本家的,自己学了几年的科学技术,最后仍要在这帮人手下做事,受他们支配,这怎么能救国呢?他逐渐认识到在政治腐败的状况下靠科学救国是行不通的,实业救国只是一种幻想。那么,救国的办法到底是什么,陆定一一时陷入迷惘。
参加国民党进行革命实践
1925年3月12日,在南洋大学为孙中山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恽代英发表了言辞激烈、打动人心的演讲。听到恽代英的革命演说后,陆定一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开启了心灵之门,对陆定一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陆定一后来说:“恽代英是我的第一个革命的启蒙老师。”
此时,为了巩固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以国民党的名义发动一场广泛的宣传运动,大量印发孙中山的著作,同时发展国民党组织。南洋大学所在的国民党区分部在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的领导下也开展了宣传运动,并就“学生应当埋头读书还是关心政治”、“究竟应当赞同哪个党派的主张”等问题进行辩论。当时国民党反帝反军阀的主张受到普遍拥护,辩论的结果是学生应当关心政治、拥护国民革命这种观点占了优势。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因势利导发展了一批左派青年参加国民党,壮大左派力量。
这一切给了陆定一深刻的教育,他开始认识到,只有反帝反军阀、进行国民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他开始接触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其中关系较为密切的有同班同学张永和。这个云南青年革命热情很高,工作十分积极,待人也很诚恳。在两人的交往中,张永和有意识地在政治上引导陆定一。
有一天,张永和给了陆定一几本孙中山著作,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这些书对陆定一颇有吸引力,他觉得这些道理是可以拯救中国的。经张永和与在东亚同文书院读书的梅电龙(后来改名为梅龚彬,也是共产党员)介绍,陆定一正式参加了国民党。
当时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反对学生参加党派进行救国活动,认为学生开口闭口救国,只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一个叫“和轩”的同学在《南洋周刊》上发表文章《学生救国之途程》,指责五四运动以来一直唱着学生救国的高调,中国却并未进步,简直越搞越糟,学生运动只是感情冲动的表现,于国家没多大裨益。他讽刺学生的“入党热”“像愚夫愚妇进基督教堂礼拜一样”,认为中国的病根是生产力太低,教育不发达,国民知识闭塞。学生只应在救治国家的这些弱点上努力才是切实有效的。
这种思想不仅在学校里而且在社会上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陆定一觉得自己已从“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狭隘思想中解脱出来,有责任引导别人不再钻这一死胡同。于是,他在这年5月1日的《南洋周刊》上发表《与和轩君讨论学生救国的途径》一文,指出中国的病根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只要外国侵略存在,中国主权丧失,振兴实业也就是空谈,学生的功课固然要紧,不管功课的人是我所绝对反对的,但读熟书角里的小字,把分数看得像性命一样,只读书而不管一切,我也不赞成。
这篇文章虽然还没有把相关道理讲得透彻,却反映了陆定一思想的明显转变。
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爆发。这天,南洋大学和附中学生组成的17个演讲队共400余人集结从徐家汇步行到公共租界,奔赴演讲地点垃圾桥附近的沪宁车站(即北火车站)。各演讲队在这一带散发传单,揭露英、日帝国主义的暴行。上海其他各校的学生也从四面八方向租界汇集。陆定一活动在南京路北面、浙江路天津路口,他从一家店铺借来一张凳子,站在上面向群众演讲。正在他慷慨陈词之时,突然从南面传来枪声,接着便是一阵骚乱。陆定一停止了演讲,走上前去看个究竟。原来游行队伍走到南京路同昌车行样子间门口时,英国、印度巡捕忽然向游行群众开枪,在新世界商场附近的马路上,有十几个人顿时倒在血泊中,而许多手无寸铁的学生正在被驱出南京路。目睹这一暴行,同学们怒火中烧,顾不得个人安危,按照上海学联的通知,到法租界霞飞路交涉公署要求政府向帝国主义提出严重抗议。陆定一跟着队伍一起到了交涉公署门口。一个年轻人自告奋勇出来当代表,同接待人员辩论,要他们向英、日帝国主义交涉。可北洋政府的接待人员只是支支吾吾,不敢明确表示支持学生。这个青年慷慨激昂,据理力争,好几次把接待人员驳得哑口无言。看到这一情景,陆定一很受感动。他也针对接待人员的软弱态度,指出政府应该做国人的后盾。但交涉最终无果而终。
此时正是学期临近尾声,期末考试在即。可陆定一怎么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愤情绪,不能安心坐下来准备功课,经常终日为学生运动而奔波。陆定一与同学张永和作为南洋大学学生会代表被派到上海学联工作,担任学联出版的《学潮日刊》编辑。这是他走出校园从事文字宣传工作的开始。《学潮日刊》主要是揭露英、日帝国主义的罪行,支持工人和学生的斗争,而且针对英国租界当局工部局出版的一份小报《诚言》所发的对五卅惨案等歪曲事实的报道,给予针锋相对的有力驳斥。参加五卅运动是陆定一的一次革命实践,给了他生动深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