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和美德。在生活、工作、社交圈子里,亲戚、朋友有什么红白喜事,前去凑个热闹捧捧场,一来一往之间,可以联络彼此之间感情,人际关系会更加和谐。
可是,现在“人情消费”名目越来越多,什么婚丧、嫁娶、乔迁、升学、贺寿、参军、生日、满月等等都会请客送礼。加上相互攀比,送礼金额猛增,这对一般工薪阶层收入的大多数家庭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负担。更可怕的是,一些人将办喜事变成捞钱搞关系的机会,这样不仅违背了亲情、友谊的初衷,更助长了铺张、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很不利于社会和谐。
之所以有人会为“人情消费”而累,主要是陷入了认识误区。不少人认为,家里有事,来的人越多说明人缘越好,场面办的越大说明面子越大,而且把相互往来的频繁程度及礼金赠送的多少当做是衡量人情厚薄的重要尺度。更有不少人把人情礼当做是生财之道,结果人情交往变成了金钱交易。
事实上,“人情消费”的控制权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倡导一种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是解决变味“人情消费”的关键所在。要想解决变味的“人情消费”问题,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与行动,从我们每个人自己做起,放下面子,自觉抵制庸俗、攀比、铺张浪费的庆典方式。
要正确对待人情消费,不能只注重金钱的多少,不能简单的认为送的礼物多了就是关系好,而扭曲和淡漠了正常的亲情和友谊。要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合理支出人情消费。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移风易俗,引导群众以节俭为荣,摒弃红白事情大操大办的陋习。倘能如此,人们从“红色罚单”的怪圈中走出来,一切从俭的良好风尚将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