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困生助学金名额有限,福建福州一高校让申请者上台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由同学投票选出特困生和贫困生。一些网友认为,“这种自揭伤疤的做法太不人性,伤害了贫困生的隐私权”。
贫困并不丢人,但每个人对于贫困的认知不同,贫困有时确实是一种隐私权。贫困的大学生固然需要帮助,他们在提出救济申请时虽然已经承认了贫困,但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希望知道自己贫困者的范围越小越好。学校或班级为实现选拔贫困生的公平让贫困生“晒穷”,违逆了一些贫困生的意愿。
不贫困的人或许并不了解贫困的人对于贫困的敏感程度。所以,不贫困的人在试图帮助贫困的人的过程中往往会自以为是地设计一套看似公平却冰冷的程序,却很可能忽略了当事人的感受,伤害了贫困者的自尊。
事实上也是如此——“竞选”贫困生那天,6名申请者上台介绍自己的情况,他们都很不好意思,声音很小,其中一名男生在台上更是数度哽咽。一个学生家庭比较困难,但因为要上台“晒贫困”,觉得有损尊严,就放弃了申请。
贫困,并不一定要说出口。我们救济贫困,该有更细腻的考量,不论是扶助贫困学生,还是扶助其他困难群体,都该进行换位思考,尽力维护贫困群体的尊严,采取容易被贫困群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切不可想当然地抛出一套尴尬的“公平”模式。(李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