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重申,在解决幼儿“有园上”的同时,应坚持科学保教,避免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
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 我看应当依靠制度发力。试想,在许多家长心存“学到东西”之错误观念的驱使之下,在生源激烈竞争的倒逼之下,若没有硬性的制度要求,有多少幼教老师能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水准?据今年4月份新华社的报道,江苏省计划对学前教学进行指导和规范,以遏制当前幼儿教育出现的“小学化”倾向。这应该是根本之策。
日本的幼教经验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日本许多幼儿园不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课室都极为简朴,除了一架钢琴、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手提式的收录机,其玩具竟只是一些硬纸皮、大小各异的包装箱、报纸、尼龙绳、木或竹制筷子、还有大量的图书,任由孩子堆砌、涂鸦、剪贴、玩弄,只见幼儿乐在其中。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习的重点居然是“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和说谢谢!”借生日进行生命来历和敬畏生命的教育,再就是有条理、有秩序的教育,而没有多少知识性教育,但是孩子通过综合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在音乐、美术、阅读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这的确很出乎意料。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我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进行引导、评价、监督、服务,才是它应当做的。(刘昌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