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缓解交通压力需挖“人的潜力”

发布时间:2011-10-07 06:42  来源:京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庆节车流、人流滚滚,记者发现镇江的拥堵正由大市口核心区向外围区扩散。对此,多名专业人士和热心市民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关注城市的交通压力和潜力。  (10月2日 《镇江日报》)

  

 车流滚滚、人流如织的节假日镇江,交通发生拥堵并不出乎人们意料。因为即便在普通日子里,很多市民对于这座城市的交通压力,也颇有切身感受。对日趋严重的拥堵,许多人提出了这样那样的建议:拓宽道路、优化公交、改造大转盘、建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既有专业人士的意见,也有普通百姓的设想。

 然而,上述改善硬件层面的“挖潜”,似乎难以一蹴而就,这就使我们想到,缓解交通压力,同样需要发掘软件层面的“潜力”,说到底也即“人的潜力”:一种良好的驾车习惯,一套科学的交通管理理念,有时候比扩出一幅车道管用得多。

 镇江的交通拥堵,固然与我们既有的交通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交通需求有关;但是,构成这些需求的出行市民,和确保需求被满足的交通管理者,大家对于镇江交通现状的理解,以及基于相关理解形成的出行和管理习惯,是否符合这座城市的交通发展形势,其实同样值得怀疑。而后一种不相匹配,往往会造成更大的交通压力。

 从这个国庆长假的交通现状看,昔日高发于大市口中心区的拥堵,似乎正向“城市外围”扩散。但换一个视角考量,与其说是拥堵在向城市外围扩散,不如说随着城市的发展(包括交通的发展),曾经的“外围”已然成为中心区。管理者有没有以对待中心区的态度和措施,来管理这些“城市外围”,出行者基于“大镇江”的交通习惯是否形成,对于城市交通压力的大小,都影响深远、至关重要。

 以丁卯桥路为例,这条十年前绝对属于城市外围的路,几年前修建时似乎也延续了早先的定位。为此直至今日,很多人在这条路上开车,都保有驰骋于“城市外环”的习惯和感觉。但是,近年随着城市发展,路边楼盘云集、居民剧增,丁卯桥路事实上已经成为城内干道。行车人及管理者的固有习惯和道路现状间的偏差,使得这条路风险倍增,事故发生率处在高位。这是“人的潜力”不彰,加剧交通压力的典型例证。

 挖掘软件之“潜力”,概而言之,便是培养镇江人更符合城市现状的交通习惯和驾车文化。相对一些一线大城市,镇江的“城市之堵”尚处起步阶段,镇江人也缺乏很多大城市人应对堵车的那种平和心态和秩序感。在镇江“变大”的过程中,如果镇江人应对堵车的交通习惯,超前而不是滞后于城市的拥堵形势,那么镇江也许可以不再重复中国城市“越大越堵”的老路。

 不加塞抢道,不闯红灯,礼让三先,讲究“车德”……这些良好交通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产生事实上的“以退为进”效果,而且可以形成有序前行的和谐交通局面。从这个角度深挖“人的潜力”,将极大缓解镇江的交通压力。

 

(作者:梁和峰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