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某某”可以坑爹但不能坑了社会正义
近日,网传浙江省瑞安塘下中学一位高一学生偷窥女生洗澡,被200“义气之士”拉到操场打了一顿,第二天又被打了一顿。其间,曝该学丁生称“我爸是人大代表”。该网帖引发网友围观,有网友称,这是“我爸是李刚”的变种而已,是“拼爹”行为。但事实上,该同学并未称“我爸是人大代表”,而其父也并非现任人大代表,偷窥事实也未经证实。(9月28日浙江在线)
在网上,此事因“我爸是人大代表”而被炒得沸沸扬扬,对“拼爹”的讨伐及“坑爹”的调侃,远远偏离了事实本身。近期以来,部分“官二代”、“富二代”屡屡以“我爸是某某”来挑战公众神经,已经把人们整得有些神经质了。一听到有人说“我爸是某某”,开口就骂,对事实本身反而没有了兴趣。殊不知,“我爸是某某”,固然坑了不少爹,但却也极有可能成为“坑人”的一个极佳手段。
上月,温州发生一起驾车故意撞人案。此事本属普通刑事案件,结果在几个小时后,有人传该嫌疑人声称“我爸是市长”,于是,围观群众群情激愤,将肇事车掀翻砸毁。而事实上,该嫌疑人之父并非市长,只是个普通商人,而其也并未称“我爸是市长”。一句谣言,激起极大的民愤,可见其杀伤性之强烈。有着如此杀伤力的“我爸是某某”,在被人利用之后,也在“坑人”的同时,深深伤害着这个社会,人为制造了社会矛盾。
公众对“拼爹”行为的憎恶之情可以理解,对公权力被滥用的警惕和监督也值得赞许。但是,有的人却利用公众的警惕心和憎恶心,以达到某种目的。无论目的本身是否正义正当,这种制造谣言利用民愤的行为都应当进行谴责。如果真有“官二代”“富二代”出来“坑爹”,这自然可以当作“投案”来看待之;但如果是有人故意以“我爸是某某”来“坑人”,其恶劣程度绝不亚于“坑爹”之人,当对此种行为进行谴责,如果触犯了法律,也自当进行追究。
也许没有一句网络热词如“我爸是李刚”这般挑动公众神经,大概也不会有一个网络热词会对当事人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只要此语一出,就完全被公众作为对立面进行讨伐,甚至不再关注事实本身。在这个“偷窥案”中,这个高一学生被打了两次,到底他是加害者还是受害人恐怕还未可知,却招致一片声讨。这固然有官民、贫富的对立因素,但其中的反常之处,也还值得认真反思。而当“我爸是某某”成为“坑人”招数时,更当引起足够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