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闲棋冷子”

发布时间:2011-09-15 07:49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补白

  两次见面定终身

  蒋经国当证婚人

  转眼间,熊向晖到了结婚的年龄。如果找,必须要可靠;如果不找,会被别人怀疑。因此虽然有许多人为他说媒牵线,可他却只能应付推托。正在这时,他的妹妹熊汇慈把自己的同学谌筱华介绍给他。

  时年21岁的谌筱华出生于南京,当时就读于迁往四川宜宾的同济大学,与熊汇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见面后,都被对方所吸引。他们谈了彼此的家庭、经历、志趣、理想、爱好。两人接触虽然短暂,但是熊向晖对谌筱华已经有了基本判断,认为是他理想的终身伴侣,可以成为他的志同道合者。而他的时间有限,所以第二次见面,熊向晖就坦率地告诉了谌筱华自己是共产党,所从事的工作有危险,问谌愿不愿意与他同行?同时,他也说,他相信,即使谌筱华不同意跟他结婚,不跟他一起干,也不会出卖他,暴露他秘密党员的身份。而这个秘密连他自己家里人都不知道。但谌筱华当即就毫不犹豫地对熊向晖表态,愿意成为他的妻子、同志和战友。

  1947年1月初,熊向晖与谌筱华准备结婚。本来两人打算一切从简,旅行结婚,但是这个想法遭到谌筱华家人的反对。为了照顾老人的想法,两人决定在南京举办婚礼。

  在南京,熊向晖认识那里许多军政要员,考虑到与胡宗南的关系,熊向晖找到蒋经国,请他做自己的证婚人,蒋经国欣然应允。

  为什么蒋经国愿意做熊向晖的证婚人?

  “因为父亲与蒋经国、蒋纬国私交很好,就连蒋经国的秘书陈元都是父亲介绍的。”熊蕾说,“蒋介石曾经把二儿子蒋纬国送到胡宗南部当兵锻炼,当时熊向晖把他送到连队,两人相处得不错。1942年,蒋经国考察西北,蒋纬国也随同考察,胡宗南指定熊向晖全程陪同。相处三个月里,他们关系融洽,相谈甚欢,也很随便。”

  为了能给熊向晖办好这个婚礼,蒋经国特别指派由秘书陈元全权操办,并承担一切费用。婚礼当天,200多人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场面十分宏大。证婚人蒋经国身穿长马褂,站在礼堂中央。熊向晖和妻子在伴郎和伴娘的陪伴下,和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徐徐走向礼堂。蒋经国和两人握手后,在结婚证书签名盖印,并致贺词。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驻南京办事处处长徐先麟代表胡宗南致贺词。

  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就这样喜结连理,并开始了他们相濡以沫、为革命共同奋斗的一生。

  闲棋冷子密送情报

  挫败闪击延安阴谋

  1941年,熊向晖发现胡宗南开始跟随蒋介石进行反共。此时的熊向晖已不再是闲棋冷子,由于国民党的反共摩擦,使他开始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1943年2月,蒋介石密令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准备调集第八战区所属之胡宗南、马鸿逵、马步芳等部队,拿下陕北地区和囊形地带。6月18日,时任国民党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胡宗南到洛川召开军事会议,按照蒋介石的命令进行反共军事部署,利用“共产国际”解散的时机,阴谋“闪击”延安,夺取陕甘宁边区。国民党将进攻日期定在7月9日,而这一天正是周恩来预定从重庆到西安的日子。

  为了确保战役的成功,胡宗南采取了许多保密措施,如作战情报只限于参加作战会议的总部人员和准备参战的各军师长以上高级将领。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熊向晖很快就将刚刚部署完的作战计划,通过他的联系人密报给延安。

  当时延安唯一的部队就是在南泥湾开荒的三五九旅。毛主席决定公开蒋介石的反共阴谋。一方面以朱德的名义于7月4日给胡宗南发去明码电报,点明了国民党进攻延安的企图,一方面在重庆向中外各方人士公布这个消息。得知国民党这一丑恶行径,国内各界一致谴责蒋介石,国际舆论也是一片哗然,国民党只得罢手。一场原本会给党中央造成巨大损失、并有可能改变当时形势的事件就这样安全度过了。熊向晖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可想而知。

  1947年3月,发起内战的蒋介石决定攻击延安,胡宗南紧急将正准备去美国上学的熊向晖召回,让他帮助加强对延安的“政治攻势”,起草一份告陕北民众书。因为蒋介石要求胡宗南在这次行动中“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为此,胡宗南还将一个装有进攻延安军事部署和我在陕北军队兵力配置的公文包交给熊向晖,要他根据这些文件画一份草图。熊向晖很快就绘制好草图,并将内容熟记于胸。同时,找准时机将情报顺利送出。

  掌握了敌人军事部署后的党中央很快就采取了应对措施,放弃了延安,进行战略转移。事后,毛主席称赞,在这个时候,凡胡宗南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掌握之中,这是情报工作最成功、最模范的事例。不难想像,带领几十万大军扑空的胡宗南是一种什么心态,他更想不到,这也是熊向晖借他之手送给党中央的一份“厚礼”。

  历史选择了熊向晖

  他没辜负历史的选择

  1947年7月,熊向晖前往美国留学。1949年,熊向晖学成后回到祖国。 回国后的熊向晖先后在外交部、总参某部、中共中央调查部、统战部以及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部门工作。1993年离休。2005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对于熊向晖在胡宗南部发挥的作用,毛泽东高度评价,称赞他“一个人顶几个师”。对此熊向晖十分欣慰。但他认为,那次决战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关键是毛泽东、周恩来指挥和领导的英明。熊向晖曾不止一次地说过:用他打入胡宗南部,是历史上的偶然;但中国革命的胜利,则是历史的必然。

  对于父亲的这种说法,熊蕾十分赞同。她说,如果没有远见卓识,没有对国民党、蒋介石、胡宗南的了解,就不可能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初,布下父亲等一批“闲棋冷子”到国民党军队中。如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那令人倾倒的个人魅力和令人折服的思想理论,许多像熊向晖这样的热血青年是不会做出宁愿牺牲也要投身革命的举动。父亲与胡宗南朝夕相处12年,而且胡对他宠爱有加;而与周恩来只见过两面,一次还不足15分钟,但他却甘愿为革命坚定地与共产党走在一起,这说明在思想理论和人格魅力上,胡宗南与毛泽东、周恩来相差甚多。此外,如果没有敏锐的辨别能力、睿智的分析能力和高超的战略眼光,即使掌握了情报,也未必能做出准确判断和正确反应,但是这样的失误,在毛泽东和周恩来那里极少发生,这也是确保决战胜利的关键。

  对于父亲在这段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熊蕾说:“是历史选择了父亲,而父亲没有辜负历史的选择。”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