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老百姓为啥成了“老不信”

发布时间:2011-09-13 07:00  来源:法制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监测显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已构成了当前社会上一堵亟待翻越的“信任墙”。在一系列热点事件面前,老百姓成了“老不信”(9月8日人民网)。

 这个状况,可以用两句话八个字形容:情理之外,事出有因。所谓情理之外,乃是说老百姓本不是“老不信”,本不该成为“老不信”;所谓事出有因,则是因为存在决定意识,做为社会情绪稳定器的公信力出了问题。公信力体现了权威性、信誉度以及影响力,公信力受到损伤,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大面积的“信任危机”。换句话讲,“老不信”其实是被“培养”出来的。

 比如一直以来,一些“问题食品”,不是由媒体首先曝光,就是被境外监管机构揭出真相,而监管部门则不是“蒙在鼓里”,就是表态了还要为“问题食品”打掩护。许多问题,其实已是公开的秘密,偏偏是监管部门成了聋子瞎子。又比如出现了突发事件,政府部门仍难以摆脱陈旧的思维模式,习惯于“捂”、“瞒”的应对策略,不是闪烁其词,避实就虚,就是讳莫如深。再比如一旦有官员被曝权力自肥,“萝卜招骋”等等,有关方面一开始总是“辟谣”,但结果是几无例外一曝一个准。还比如政令短命,一拍脑袋就决策,一碰到实际问题就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至制度规章朝令夕改,让老百姓无所适从。

 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再次敲响了警钟。公信力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是破坏起来,一夜之间就可能丧失殆尽。与其空洞地感叹官民缺乏互信,与其简单地将“老不信”归为社会转型的副产品,不如反思“老不信”的真正根源?与其简单地呼吁“谣言止于智者”,不如公权部门踏踏实实做“治者”。在公共服务层面,政府部门应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和速度,让谣言止于真相;在社会管理层面,应增加管理科学性、公正性,让谣言止于公平。而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要勤政廉政,树立公仆形象,以巨大的人格力量重塑公信力,取信于民。政府部门成为这样的“治者”,那么谣言必会不攻自破。(奚旭初)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