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商家借用印刷机械、有毒化学药剂等“道具”,涂改食品保质期如同“变戏法”,真假难辨,这几乎成为食品行业的一个“公开的秘密”。
(8月18日 《经济参考报》)
据说这一食品行业的“潜规则”,现已成为行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大家都在这么做,都在玩这种“日期游戏”,至于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是否有毒有害,是否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则几乎没人关心。如果没有媒体的报道,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被继续蒙在鼓里,但知道真相后,马上陷入了一种担忧甚至是恐慌当中:既然食品的保质期可以被随意篡改,那自己的权益又如何保障?
对于市场上这种食品“永不过期”的现象,业内人士也给出了建议,要杜绝这一行业“潜规则”,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就要坚持“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的办法,从源头上遏制。
所谓的“技防”,就是期望国家和政府能够大力扶持食品包装领域防涂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在提高科技水平的基础上,对食品包装印刷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激光打码机等更先进的包装设备,可以有效防止保质期数字被涂改,但囿于此技术和设备成本太高而鲜有商家问津。这说明在“技防”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而“人防”,则是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监督监管能力,来防止这种“日期游戏”。比如说可以采用许可制度来规范食品打码机、涂抹药剂的生产和销售;可以通过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规的司法解释来鼓励民间的食品“打假”, 为各种社会力量举报、打假和司法求偿创造条件。只有当“人防”和“技防”各自发力又互相作用,才有可能杜绝“永不过期”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