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荥阳市地税局副局长卢某在换乘公交车时,匆忙中把装有10万巨款的包遗忘在了车上,公交车长王志亮在打扫车厢时捡到这笔巨款。在去领取搞丢的钱并面对记者时,卢某居然称,公交公司在利用此事宣传自己。(8月16日《大河报》)
难得糊涂,有时真的很难得。荥阳这位副局长就活得太明白了:在本应充满感激皆大欢喜的语境下,居然说出“公交公司在利用此事宣传自己”的话。这让他在丢了钱的同时,也丢了脸。这句话刺耳得让人感觉有些尖刻,还从更深层次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修养,更不幸的在于:他处于民众放大镜般关注下的公权群体中。
其实,从法理上来说这件事,这位副局长大人并没有做出有违法规的举动。甚至,你还不能排除他所说的话中,蕴含着部分真理的可能。但人们从他有违朴素道德价值观的言行中,更多地看到了权力在平素养成的傲慢,以及自动将自个当成有身份的人,从而表现出要与有身份证的人保持距离,丢钱的反倒更像讨债的。
有身份的人丢了钱,在领取丢掉的钱时丢了身份,而在用身份证办这小事时,居然没有变成通行证。或许,这是让副局长大人感到委屈和愤懑的外因,也就很自然地造成了他关于“身份的焦虑”。而
这种失效的身份效应,让副局长大人平常养就的傲慢和自尊情绪,在难以奏效时就开始发酵了,他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从前有档真人秀节目,主持人总会对失败者说:“尽管你委屈,尽管你不服,但这就是挑战规则。”显然,副局长大人习惯了自己做主订规则的游戏环境,因此在陌生而难以把控的环境中,就只有以尖刻话语表达态度。因言获罪绝非现代社会的取向,但是人就得按规矩来。如此对比,反倒彰显公交公司是好样的。
更让人存疑的是,副局长在领取失款时的躲闪举动,这让各种版本的猜疑找到了放大的切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倘若这笔钱来得正,行得端,也就是说其身份清白,那么即便奉行民间所谓财不露富,副局长也犯不着如此作为。怀疑倘若找不到发泄口,最终将以畸形方式爆发。所以,副局长还得过“说清楚”这关。
无论这事将按怎样的剧情需要演绎下去,还是像说评书那样“花开两朵,另表一枝”就此打住,但其对拾金不昧的道德价值观造成的伤害,即便不表现在当下,也可能会展现在未来。常言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因此,要消弥由此事件引发的价值观伤痕,还得委屈副局长大人身体力行,将功补过。(林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