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故宫被曝2009年曾发生一起内部人士自导自演的私分票款案。此事被举报后,传故宫曾付给举报人10万元封口费。而故宫对“封口费”传闻表示无可回应。 (8月10日 《京华时报》)
现实中的故宫有多少道朱红的大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故宫就开始跨进一道又一道无形的大门: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哥窑门、瞒报门。就在其中很多“门”还没有完全跨过去的时候,故宫再次被人曝出“封口门”——内外勾结,私分门票,被举报以后重金收买举报人进行封口。
不管现实中的故宫有多少道门,只要买了门票,绝大多数的门我们都能进得去,但是面对故宫这些无形之门,公众又如何一窥门后的内幕和奥妙?换句话说,我们依靠什么才能打开这些看不见的“门”?比如面对“封口门”,在媒体采访的时候,故宫的回应就是“无可回应”。
可是,“不回应”实际上也是一种回应,它往往预示着两种可能:一是不屑回应,觉得公众的质疑都是无稽之谈,都是往自己头上泼脏水,不予回应;二是公众质疑的这些事情真实发生了,而且证据也被人掌握了,不回应是一种默认。
问题是,这种不屑于回应的态度,只会滋生更多的质疑和谣言,对故宫形象产生更大的损害。如果故宫方面觉得外界的质疑都是泼脏水,那为何不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呢?如果这种不回应算是一种默认,那就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和国家法律依法依规处理,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故宫不是法外之地。作为一家文物管理保护单位,它的上面也有政府主管部门,如何面对公众的如潮质疑只是采取逃避的态度,没有任何人来调查、问责,那么就只能迫使公众的这种质疑升级——从质疑故宫上升到质疑故宫的上级主管部门。这样最终形象受损的,就不仅仅是一家文保单位,还有政府机关,还有国家法律。
故宫深几许,真相何时归?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