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没有”生日的侠骨悍将

发布时间:2011-08-08 06:5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峥嵘岁月中横刀立马展现军人本色

  红军时期,李德生曾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参加过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1935年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德生参加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响堂铺等战斗和百团大战。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参加上党、邯郸、鲁西南等战役,继又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参加襄樊战役和淮海战役。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参加渡江及西南诸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3月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金城防御作战。1952年任十二军副军长,参加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在李德生的革命生涯中,永远跟党走的誓言与行动融为一体。1932年10月11日晚,李德生随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两万余人,踏上了西征之路。由于王明、张国焘推行“左”倾路线,不仅给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使李德生身受其害。1935年,李德生所在部队驻在松潘县镇江关时,他作为党支部书记召集各小组长汇报思想情况,有个支委歪曲了李德生的讲话原意,向张国焘的亲信打了小报告。结果李德生被撤销支部书记职务,开除党籍,连班长一职也给撤了。在挫折和打击面前,李德生坚定不移跟党走,在没有党籍的情况下,他三过雪山草地,从没有停下过革命的脚步。直到1946年,经晋冀鲁豫军区三纵队党委批准,李德生所受的处分才被取消,党籍得到恢复,并从1932年批准入党时算起。

  驰骋疆场、出生入死的李德生,在战争年代为革命付出了血的代价。他在战场曾先后6次负伤,其中两次重伤。面对血与火的战场,英雄从不退缩,李德生笑言:“我和鬼子面对面甩大刀片子也只有马坊那一次。”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战后,日军对我晋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报复,并占领了马坊镇。马坊镇位于晋中的和顺、昔阳、寿阳、榆次、太谷、榆社6县的中心位置,又处在寿阳、昔阳、和顺3县交叉路口,是河北邢台到山西太原的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日军抓去大批民工,日夜赶修,在马坊北面一个像馒头一样的小石山上,建成了一座圆形城堡。据点建成后,日伪军依仗坚固的工事,四处“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其罪行之残暴,世间罕见,令人发指。1943年6月,我太行军区二分区决定由三十团攻打马坊镇,但由于敌人工事坚固,火力强大,没能成功。马坊据点成了扎在晋中根据地上的一根“毒刺”。

  李德生调任三十团团长后,详细询问了打马坊失败的经过,认为导致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准备工作不足,对敌情缺乏深入了解。李德生发现,马坊据点的敌人经常让各“维持村”送菜,就决定化装成送菜农民混进据点。一个大白天,身穿从老乡那儿借来的破棉袄等一身“行头”,李德生带领几个人在给据点内日军当炊事员的秘密党员的接应下进了据点,摸清了据点内的基本情况。1945年3月5日凌晨,趁驻守据点的日军起床坐在炕上吃饭时,李德生指挥突击队如猛虎下山冲入据点,敌人措手不及,被突击队控制了枪弹。

  战斗完全按预定方案进行,李德生提着一把战刀,带着两名战士,堵在大门口。这时,突然从院子里窜出一个又高又胖的日军,手提战刀发了疯似的向李德生猛劈过来。李德生闪身躲过,顺势抡起战刀,向敌人头上狠劈下去。这个日军赶紧躲闪,李德生用力过猛,砍刀劈在石墙上,溅出了火花,连刀都砍弯了!那个日军连滚带爬冲出大门,被守在门外的两名战士活捉。经查,此人就是日军小队长铃木。

  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我军全歼日军一个加强小队,缴获大量军用物资。马坊据点被拔除后,我太行军区二分区根据地连成一片,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抗日军民的信心。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中的几句歌词,想必每个人在唱这首歌时,心中都会荡漾着为祖国而歌的激情,而每次观看《上甘岭》这部电影,都能引起亿万中国人民无比的自豪。在开创世界战争罕见记录的上甘岭战役中,李德生曾在前线指挥所指挥作战。

  1952年10月14日,美国在无理中断板门店停战谈判后,发动了以夺取上甘岭地区为主要目标的“金化攻势”,代号“摊牌作战”。敌人攻击的我军阵地是五圣山南麓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这两个小山头不足4平方公里。这两个阵地当中,有个小村子名叫上甘岭,战役因此得名。

  在发动这次攻势前,美七师一个团接防南朝鲜二师一个连防守的鸡雄山阵地;美军四十师从南面的加平,调整至紧靠金化的芝浦里、云川里地区;美军三师也调到铁原西南。一切迹象表明,上甘岭地区即将进行的一场战斗,将是一场大战、恶战。开始争夺597.9高地和537.7北山的战斗,仅仅是序幕。后来,敌方又将美空降一八七团、哥伦比亚营、阿比西尼亚营陆续投入战斗。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攻占这两个前沿阵地后,进而夺取五圣山,改变整个朝鲜战局。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李德生率领的十二军奉命前往支援驻守上甘岭前线的志愿军十五军,为了便于指挥,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作出部署,决定成立五圣山指挥所,由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负责,统一指挥在上甘岭前线作战的十二军、十五军所属部队。之前,李德生所在的十二军在上甘岭以东的金城地区担负防御作战任务,距上甘岭不远。按原计划,完成金城防御作战任务后,十二军将撤至谷山地区休整。到兵团部受领任务后,李德生毫无怨言。当时,王近山送走李德生后说:“李德生上去,我就可以放心睡觉了。”

  上甘岭参战部队建制多,李德生在使用部队、使用干部上能够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在指挥上,他大处着眼,具体入手。既有全局在胸,又能具体掌握一个坑道、一个阵地,甚至一个小战斗群。更重要的是,他在各个方面关系上处理得比较好,重视兄弟部队之间的团结,奠定了协同战斗的基础。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争夺战,敌军伤亡惨重,无力再发动大的攻势。到了12月初,志愿军粉碎了敌人最后一次猛烈进攻,完全稳固了阵地。战役结束后,五圣山前线指挥所奉命撤销,李德生返回十二军工作。上甘岭战役中,敌我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10万,炮兵火力密度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水平,是朝鲜战场上战斗最艰苦、作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志愿军以劣势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打出了中国的军威、国威。

  1954年,李德生回国,1955年任十二军军长,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德生在朝鲜战场尤其是上甘岭的出色指挥,为全国瞩目,也在他的军事指挥生涯中打上了永不褪色的光辉印记。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