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已过,社会上仍有一些“毕剩客”(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并非无业可就或不想工作,而是挑肥拣瘦,主动放弃一些就业机会,这样的情况被称为“选择性失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飞教授指出,选择性失业说明一部分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就业预期不同程度地脱离实际。(7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当前有一种声音甚嚣尘上:认为大学生应该确立“理性”的就业态度和目标,别再“挑肥拣瘦”,“先就业再择业”。记得前不久曾经有一位政协委员说过这样的话:“现在不少大商人,当年不也是‘走鬼’出身?李嘉诚靠卖塑料花、霍英东靠开杂货店、美国的戴尔靠送报纸起家。让大学生来当‘走鬼’是培养企业家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如此观点当然不无道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谁都能从小摊贩成长为李嘉诚,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从事一些低端的行业以缓解就业压力未尝不可,但没有必要将之美化得那么冠冕堂皇吧。
因为“选择”所以“失业”,于是就有了“选择性失业”的概念,矛头直接指向了大学生的就业浮躁,看上去正义凛然、充满悲天悯人的道义思考,其实不过是一个“无中生有”的伪命题。
首先,就业本身天然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教育背景、特长和个人爱好综合考量选择职业方向,不可能有岗位就上——选择有什么错呢?所谓“选择性失业”,将必须的就业选择“异化”成了“挑肥拣瘦”,不是偷换概念是什么?其次,如今的大学生真如我们平日里所抱怨的一样“好高骛远”吗?未必。就业难的语境下,大多数的大学生对自己都有客观的社会定位,我不相信大学生宁可饿死也要去当白领。夸大了大学生的浮躁,小视了他们的理性。
大学,在我们这个国度,不仅是一个教育场所,还隐喻着人生的机会和未来的希望。底层人唯有通过上大学,才能有机会向上流动。如果十年寒窗苦读的结果就是“向下”当小贩,还付出高昂的学费上大学干什么?职业技校甚至是自我修炼就足矣了。
这些年,大学生当小摊贩、当保姆、做淘粪工之类的事儿渐渐多了起来,与其说这是一种就业理性,不如说是就业压力倒逼的结果。不是说大学生当小贩就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所谓行行出状元,英雄不论出身低,即便是做小贩,也会有人走向成功,这毋庸置疑。但大学毕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熔炉,而不是批发小贩的加工厂——接受了十多年综合教育的大学生去从事低端的、不需要具有多少智慧含量的普通劳动,不管怎么说都是人才的浪费,折射出人才培养的无序扩张、市场人才配置的脱节断档。我们需要大力破解的是上述难题,进一步保障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权,而不是义正词严地鼓励大学生去争当小贩、做蓝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