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7日中国经济报刊协会表示协会公章被冒用后,18日,“中华脊梁”活动另一“主办方”——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守家也表示,有人冒充该研究会,伪造并发布了“中华脊梁”活动文件。活动承办方、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称,文件是一个临时工伪造的,该人工作不到1个月,于5月份辞职。(7月19日《新京报》)
“中华脊梁奖”事件持续发酵。起初,主办方都不承认收费,在有人爆出红头文件的情况下,承办单位不得不承认有收费这回事儿,但钱还没有收到。后来,几家主办单位又先后表示“被冒充”了。现在,承办单位竟然又称“中华脊梁”活动文件是临时工伪造的。
又见“临时工”!这个词近年来时常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但凡出现了无法推卸的事,当事单位往往都说是“临时工”干的。因此,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祭出“临时工”这个“法宝”并不让人意外,不过这个“临时工”格外的可疑——
临时工能掌握单位的公章吗?“中华脊梁”活动文件中都盖有公章,而公章是权力的象征或代表,在任何单位都由负责人或者核心职工掌握,一名工作不到1个月的临时工怎么可能掌握公章呢?如果这名临时工能享受到掌握所在单位的公章且有权下发文件,那他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牛临时工”了。
临时工伪造文件的动机是什么?但凡作假、伪造等,行为人都是有利可图的。可“中华脊梁”活动文件中的收款人是主办单位,而不是某一个人,更不是那个临时工。既然如此,那名临时工为什么要伪造文件?图的是什么?
主办方为何到现在才说伪造之事?7月10日颁奖,作家李承鹏随即提出质疑并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如果文件是伪造的,当事单位应该立即指出来,为什么要等到舆论质疑数日之后才说呢?这不能不让怀疑:所谓“临时工”不过是临时找出的“替罪羊”而已。
这名“最牛临时工”究竟是谁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文/盛大林 图/王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