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周恩来和巴黎“花神”咖啡馆

发布时间:2011-07-23 07:29  来源:人民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手记:文化的细节

  90年前,一大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远赴法国,寻求救国之道。

  彼时的巴黎,正是世界的中心,各种思潮在此激烈碰撞,由这里发轫的新思维、新理论,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每每牵动着巴黎的神经,成为这里热议的话题。

  时移事易。今天的巴黎,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但她依然保持着国际大都市的大气、从容和华贵:美轮美奂的游轮,满载游客消费着浪漫;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传来卡西莫多对人性美的呼唤;鸽子在广场与游客争抢镜头;市政厅广场年老乞丐盘坐,与对面墙壁上的圣母玛丽亚像交相辉映……

  这个城市,由于对文化的特别尊重而让人心生敬意。

  巴黎13区因为早期共产党人的活跃而闻名。早年,作为巴黎郊区,这里环境脏乱差。后来,来自亚洲的各国移民陆续聚居这里。巴黎市政府特别同意这里的人们在此建造楼房。因此之故,革命先驱在这里的足迹许多已经不存。上世纪70年代,复出不久的邓小平访问巴黎,他领着工作人员特别到了当年他们常喝咖啡的地方,见此情景感叹道:这里全变■!让人买了100多个巴黎的牛角面包,带回国内,分给当年留学法国的人吃。

  1979年,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先生规定,距离意大利广场100米范围的建筑立面不许改动,即使涂料翻新,也不许换上新的颜色。

  文化是什么?不是口号,而是细节。

  今天的世界,人们瞩目的焦点从西方转到东方,经历金融风暴洗礼后的世界经济秩序正在改写。位于人们聚焦中心的则是中国,每一个地方都日新月异,每一个人都充满活力,连空气中也弥漫着创造、创富、创业的激情。

  世界交往的规则已经改写,但善于学习的开阔眼界不能变,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不能变,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不能变。在拼文化的今天,唯有从细节做起,让文化变得可触可感可亲,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面对面

  抢救旅法党史资料是一种责任

  ——对话法国欧华历史学会会长叶星球

  经中国驻法大使馆文化处人员推荐,本报记者与法国欧华历史学会会长叶星球先生取得了联系。这位忙碌的儒商十分痛快地答应了专访请求。当地时间6月20日下午,记者如约来到了巴黎庙街43号——“法国华人华侨学会”所在地旁边叶先生的“法国星球艺术品公司”。

  门面不算大,但商品琳琅满目,样样俱全,且价格相当便宜。顺着狭窄的楼梯拾级而上,是这间店铺的仓库和叶先生的工作室。就是在这间普通的店铺里,诞生了叶先生的一篇篇研究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旅法期间的文章。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了。

  深圳特区报(下称特):在这样的环境里潜心做旅法党史研究,您究竟有什么样的动力?

  叶星球(下称叶):1990年前后,谷启珍、阎纯德等教授来法国研究海外党史。当时,并没有多少人专门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旅欧生涯,以至于没有多少直接史料可供他们使用。于是他们建议我,利用自己与华侨华人、留学生联系较多的优势,帮助整理一些资料。

  我出生于红旗下(注:1953年),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就来到了巴黎。在法国工作生活多年,深感祖国强大对于海外华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多次回乡的经历,也让我看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我感到抢救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旅法史料,并进行系统整理、研究,意义重大。从那时起,就坚持做下来了。

  (旁白)叶星球先生本来是搞美术史研究的。生性爱好闯荡的性格,使他在改革开放之初便远赴巴黎,打过工,经过商,但他长年未改对于艺术和研究的兴趣,并且对于时代、对于华侨华人、对于祖国怀着一种深切的关怀。他花费20年时间,深入华人社区,寻找一战华工遗迹,呕心沥血地抢救旅法支部当年的每一份字据、照片、碑铭,最终于2009年成书《法国华人三百年》——这一史记性专著,全景式展现了清朝以来三百年间华侨华人在法国的奋斗历程。

  这本书中有关旅欧支部的史料研究,多数都是他独家挖掘并进行系统整理的,这奠定了他在相关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位置。

  特:作为商人,您没有义务研究这些资料;作为海外华人,您的生活压力肯定也不小。怎么解释自己价值观的选择?

  叶:生存是第一位的,但奋斗是为了更自由,可以摆脱物质条件的束缚,有能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什么不为祖国做一点事情呢?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不远万里来到法国,学习马克思主义,为祖国取得了通向国富民强的“真经”。只要是中国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应当抱着感恩之心,来景仰和认真对待那段历史。

  特:如您书中所说,旅法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中产生了一大批精英,其中不少成为后来的国家领导人,如周恩来、邓小平、朱德等,您如何看待这些前辈当年的旅法经历,对于他们后来治国理政的影响?

  叶:这一问题问得好!这也是我研究这段历史的出发点所在。旅法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多数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朝气蓬勃,负有理想。最小的如邓小平,只有16岁,到他1926年回国时也才22岁。从16岁到22岁这段特殊的成长经历,能对他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没有影响?

  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扩大了眼界。邓小平之所以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与他早年留学法国的开阔眼界绝对有关。深圳要发展得更好,中国要发展得更好,都需要有越来越宽广的眼界。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旅法经历,找到了解答中国问题的金钥匙,那就是告别封闭和狭隘,向未来、向世界、向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寻求创造力。眼界越开阔,解决中国问题的思路就越清晰。没有什么比自我陶醉、自我封闭更为可怕的了。

  特: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先驱的优良传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您未来还有什么打算?

  叶: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旅法期间,吃尽了辛苦,但始终抱负国家使命,那种理想主义,那种改造未来的信念,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在海外生活多年,也曾接触过其他政党。但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开放意识,高度重视与时俱进地消化吸引再创造时代的精华,说明中国共产党具有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良性机制。只要全国8000多万党员,都能始终像自己的组织那样,永远保持谦逊胸怀、国家使命,不断开阔眼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我个人年近花甲,但仍希望能够在党史资料整理方面多做点事情,这既是在报答祖国,也是我推进中法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希望大家都以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基本心态,来认真地保护好每一个时期中国人的奋斗历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财富。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