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婚时代》剧照
电视剧《裸婚时代》正在热播,每天晚上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文章与姚笛这对裸婚男女在荧屏上的喜怒哀乐。其实这部剧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说的无非是青年男女重精神、轻物质的恋爱,以及被各方左右的婚姻关系。剧中的婆媳斗争、年轻一代新思维与上一辈老观念的冲撞等等,在其他婚恋家庭剧中屡见不鲜。我觉得,“裸婚”概念的加入,是帮助这部剧脱颖而出的有力武器。
所谓“裸婚”,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而直接领证结婚的一种简朴的结婚方式。作为网络里的一个热词,它是“一穷二白”年轻人的一种自我嘲讽,现实生活中敢于将“裸婚”进行到底者,并不多见。
说到“裸婚”,70后可能要比80后更有发言权。以我个人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的订婚礼是一条牛仔裤,一件牛仔上衣,一个牛仔背包,总共加在一起不过200元,后来我时常开自己的玩笑,说当时再加上一头牛或者马的话,娶回家的就是货真价实的一个牛仔姑娘了。结婚的时候也很简陋,一套廉价的家具,最值钱的是一台尺寸并不大的彩电,加上办酒席,也不过七八千元解决了问题。这在当时,已算是勉强及格的婚礼了,但用现在的眼光看,却是不折不扣的裸婚。
之所以说现在的“裸婚”只是一个概念,是因为年轻的网民把它行为艺术化了,他们通过夸大、戏谑、自嘲的方式,展示出了年轻人向往美好婚姻却又不得不承受现实生活所带来的焦虑。
现代人的婚姻已经被车、房给彻底绑架了。其实,从传统上看,每个时代的中国式结婚都树有物质的标杆,上世纪70年代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80年代是黑白电视机、电冰箱和摩托车,90年代是彩电、计算机和手机,而21世纪的婚姻,除了要将所有生活电器一网打尽外,又增加了分量最足的两件:房子和车子。不要怪房地产商和汽车商在千方百计地忽悠人们消费,而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自发地为婚姻制造一个模式,换句话说,这是世俗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我从未觉得一个寒酸的婚礼有什么不好,但也高度认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要尽力将婚礼办得热闹一些为好。在过去,一对年轻人“裸婚”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在那个年代,周边绝大多数人都在“裸婚”或接近“裸婚”。再者,那时候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犹存,很多人都会觉得未来实现梦想的空间很大,只要付出努力总会有弥补缺憾的一天。而现在,我们只顾当下,缺少了梦想作为减震,“裸婚”让人跌倒在坚硬的现实面前,摔得生疼。世俗标准对婚姻的参与,从未像当下这样明显,它给婚姻埋下了无数地雷。而想要维持隽永的婚姻,最有效的方式是忽略、主动抵抗世俗因素,但是怕就怕只有“裸婚”的心愿而无“裸婚”的勇气。□韩浩月(北京 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