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京江晚报》报道了关于镇江中营室内菜市场建设有序推进的消息:预计8月初,中营菜市场将正式开工建设,10月底前后竣工。虽然只是一篇小消息,但对于中营菜市场周边的居民来讲,这绝对是一个让他们激动和振奋的喜讯,这意味着,今后他们买菜的环境将大为改善,而周边饱受露天菜市场干扰的居民,也终于看到了问题解决的曙光。
在市中心地段,租下元件五厂场地,重建一个室内菜市场,其间需要多少次反复的谈判和协调,需要多少资金,其中难度可以想象。正因为此,当中营菜市场建设规划尘埃落定,才让市民们真正感受到镇江市委、市政府在菜市场建设中的决心,看到了政府部门深厚的民生情怀。
在传统观念中,菜市场只是被贴上“卖菜”的标签,其实不然,它一头连着农业大生产,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餐桌,为居民提供丰富、新鲜、安全的农副产品,小小菜市场里其实装着大民生。镇江市民“菜篮子”每日所需大部分来自菜市场,经过前几年的升级改造,市区菜市场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虽然有了显著改善,但随着近几年旧城拆迁改造,新住宅小区开发,一些老的菜市场拆后没能及时复建,新的小区缺少必要的配套,市区菜市场数量少,分布不均,缺乏常态化管理,露天市场层出不穷而且脏乱差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郊区菜农卖菜难,城里市民买菜难、买菜贵。而过去若干年里,我们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为由,减少了对菜市场的公益投入,导致管理上的被动。记得去年菜价高涨,各地出台文件要求菜市场下调摊位费以稳定菜价时,镇江经过调查发现,市区公办的菜市场只有三四家,考虑到具体的操作性,最终还是没敢提降低摊位费这一条。近几年,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触动百姓敏感的神经,但在我们的菜市场,仍未形成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机制,而看到有关“毒豇豆”、“毒韭菜”的报道,市民为防万一,只能对这些品种避而远之。
菜市场虽小,里面却有物价、有安全、有供给、有稳定,可以说是装着大民生。但要去消灭露天菜市场顽症,补历史欠账完善菜市场布局,又谈何容易。一位市领导在今年上半年菜市场建设动员大会上所讲的话很朴实,也很让人感动。他是这样说的,菜市场规划建设管理问题说不难,是假,这其间矛盾重重,涉及用土、资金,历史遗留问题;说难也不难,只要怀着深厚的民生情怀真正重视起来,下决心解决,就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