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应公开,民间呼声早年有之,但因官方多半冷淡,总让民众热脸贴个冷屁股,自然也就麻木且无奈了。但随着国务院于今年3月明确要求公开“三公经费”,公众对“三公经费”的无尽期盼又被点燃。此背景下,我们陆续看到科技部、教育部、审计署等晒出“三公经费”。诚然,已经公开的三公消费还远未达到群众期待。但时至今日,面对九成中央部门仍无动于衷的现实,我们的关注重点显然不该是已公开者。
公众要想知晓“三公经费”的具体内容,首先就要掀掉长期笼罩在“三公经费”上的神秘面纱。逻辑上,公开透明是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群众连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都不清楚,自然也就无法监督钱花得合不合理,事办得称不称心。因此,不管是公众还是政府部门,面对“三公经费”的首要态度当公开,没有这一步,一切无从谈起。
说白了,公开或部分公开与完全不公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收获的效应也完全不同。从这一点看,科技部、教育部、文物局等部门率先将“三公经费”由“不公开”推向“公开”,具有统率性、关键性和进步性作用。而与此相反,我们毕竟看到,已公开“三公经费”的少数部门,面对公众于经费内容上的种种质疑,均作出了不少解释,不管这些解释是否合理或称心如意,但它至少让公众看到了监督的力量和空间所在,并给予人们对“三公经费”不断走向公开透明的信心。
毕竟,我们并不能奢望眼下的“三公经费”改革就能一步到位或一蹴而就——任何制度的建设必有先后顺序,也往往会经历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程。换言之,“三公经费”改革在中国注定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取得斐然成绩,但我们始终应该坚信一点:效果小总比没效果好,公开总比不公开强。
总之,公开“三公经费”是反腐的应有之举、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更是不可阻挡地到来的大趋势。笔者不仅希望公众对所有走上公开“三公经费”之路的部门在提出质疑的同时,也不忘看到其积极而阳光的一面,更是希望还没有公开的部门积极、自觉回应社会呼声。当然,仅靠自觉显然不够,还需要相关部门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对不自觉的部门予以约束、问责,以期早日生成“三公经费”公开机制。
图/朱慧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