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武汉大学对中共建党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1-07-20 07:29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李 达

李汉俊

董必武

陈潭秋

周佛海

  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高师,是我国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高校之一。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过程中,武汉大学校友(以下简称武大校友)起到了重要作用。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位代表,有5位是武大校友。以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等为代表的一批武大校友,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作出过重要贡献。

  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思想准备

  李达等武大校友,是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后,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李达1918年在日本留学时,就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1919年,他在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发表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热情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1920年前后,他陆续翻译出版了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本书:《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社会问题总揽》。这些书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李大钊在北京发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曾经将其列为学习文件。李汉俊也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的革命先驱之一。1918年,李汉俊从日本回国后,积极利用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到1921年,他以汉俊、人杰、先进等笔名,在《新青年》、《劳动界》、《共产党》、《星期评论》等报刊上,发表有关文章(含译文)90余篇,讴歌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取得的胜利,呼吁走俄国人的路,依靠民众改造社会。他指出,要改变劳动者的困苦境遇,必须发动民众进行阶级斗争,对社会做彻底改造。在李汉俊的影响下,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逐步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其中包括董必武、陈潭秋等武大校友。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组织准备

  通过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以陈独秀和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逐渐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像俄国那样,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使其充当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李汉俊、李达、董必武、陈潭秋、周佛海等武大校友,积极参与了共产主义小组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为书记。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武大校友有李汉俊、李达、周佛海。1920年12月,陈独秀由上海赴广州后,李汉俊和李达分别代理过书记职务。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不久,李汉俊又专门到武汉找董必武商议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的事。1920年9月,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在武昌成立,当时取名为“共产党武汉支部”,支部成员中武大校友有董必武、陈潭秋。董必武后来曾回忆:“1920年,李汉俊这个从日本归国的学生,我的马克思主义老师,在上海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到武汉来同我商量。我决定参加,并负责筹组党的湖北支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为党的创建奠定了组织基础,使建党时机基本成熟。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抵达上海,与李达、李汉俊沟通后,认为应尽快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李达、李汉俊与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通过书信磋商,决定7月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筹备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

  1921年6月,由李汉俊、李达写信通知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派代表到上海出席会议。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会议借用的是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寓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13人,其中有5人是武大校友。他们是: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旅日代表周佛海。7月30日晚,代表们正在开会时,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后又匆忙离去。有长期秘密工作经历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立即断定此人是敌探,并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包围并进入会场。由于李汉俊用法语沉着应对,巡捕一无所获,悻悻而归。因代表活动已受到巡捕房的监视,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进行,经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安排,代表们分批转移到嘉兴南湖,在租来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了最后一天会议。

  在党的一大筹备与召开的整个过程中,从最初与共产国际代表接触,到决定在上海开会、给各地代表发通知;从把开会地点放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寓所,到后来通过李达夫人王会悟将会议转移至嘉兴南湖,武汉大学的几位校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李 健  作者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