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18时10分许,京沪高铁发往上海方向的G151次列车发生故障。经在山东境内的紧急抢修,当晚19时37分抢修完毕。经初步调查,此次事故主要是由雷雨天气导致的接触网故障所致。事发后,车辆停在山东境内紧急抢修,1个多小时后线路恢复正常。受此影响,共有19趟列车出现不同程度的晚点。(7月11日《北京青年报》)
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去年曾表示,高速铁路除了它惊人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它的运力强大,且基本不受雨雪大雾等天气影响。这些优势本是高铁与民航角逐的筹码,但此次停运事故却改变了不少人对高铁的印象——原来高铁也受天气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京沪高铁停运事故发生之后,应急处理及相关服务让公众发出很多质疑。
有高铁工程师曾表示,京沪高铁对意外事件备有自身供给功能。列车自身可供给120分钟的电源、通风功能,让故障列车有足够时间等待技术人员的救援。但此次停运事故发生后,缺水、停电、空调关闭,让人不得不质问,列车备用应急电源为何不起作用?如果发生的事故更大,是不是后果更难以想象?
京沪高铁的服务水平在此次停运事故中也暴露无遗。比如,乘客反映不仅停运后列车内很乱,而且转运时现场混乱。比如,有乘客反映,铁路方面在处理这种突发情况时信息太过落后,在后续服务上也没有保障。还有人一声叹息:每人给发了俩法式小面包,算作补偿。种种事实表明,京沪高铁的应急能力和服务水平没有跟上发展速度。这大概会让竞争对手民航方面偷着乐。
其实,不仅仅是停运事故让京沪高铁遭遇广泛质疑。京沪高铁开通10天来,已有不少负面消息让公众不快,例如,京沪高铁开通后,票价便宜的京沪夕发朝至列车仅剩下一对,导致一票难求,车厢拥挤不堪,乘客怨声四起。
在笔者看来,围绕京沪高铁的种种问题,其实都是“快”字惹的祸。据记者披露,在京沪线上采访时听得最多的话是“时间紧、任务重”。从最初的五年工期到实际两年7个月完成铺轨——这个时间在国外建设高铁时还不足留给路基自然沉降。尽管“快”字当头并不意味着就有安全隐忧,但常识告诉我们,高铁建设过快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此次停运事故暴露出的京沪高铁应急处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够,大概也是一味追求速度、准备不足的结果。何以追求速度?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是,为了早日缓解铁路运力紧张,为了提高运行效率,但实际上恐怕主要是经济利益考量。因为京沪高铁越早开通,占全国GDP40%的两大重要经济区域之间就贯穿起来了,并带动沿线20多个城市经济腾飞,这意味着在铁路部门面前摆了一个硕大无比的“蛋糕”——市场需求很大。
京沪高铁仓促开通,既有“蛋糕”诱惑的原因,也有债务逼迫的原因。一方面是铁道部门背负的债务,截至今年3月份,铁道部负债总额已达1.98万亿元。另一方面是京沪高铁自身运营成本及还本付息的压力太大。据测算,不考虑收回投资,不计入折旧,仅运营成本和偿还利息,京沪高铁每年至少就需要96亿元的资金,即每天至少要赚2630万元。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在债务压力之下,不得不早上路、早赚钱。
笔者以为,此次停运事故其实是警示其他高铁线路建设要注意合理降速,即需要放缓建设速度来夯实基础、查找问题、备好功课,建设不能搞大跃进,开通不能太仓促。我们要意识到,高铁不仅要靠速度、票价去赢得市场,更要靠安全、服务去赢得市场。希望铁道部能吸取此次停运事故的教训,让这条“世界上最安全的高铁”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