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从在滇军当副班长,到当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解放军总司令,并成为卓越的军事家,一生中打过的小仗大仗不计其数,哪一仗是他的“成名之战”呢?
从仪陇出发,南充是我们采访的第二站,成都是第三站。4月19日,我们来到第四站泸州。泸州驻防,是朱德早期军事生涯中的重要时段,他在这里剿匪打仗,驻守时间达5年。
在我们提出要采访朱德的“成名之战”的要求后,泸州博物馆馆长彭文科很是热情,说朱德的“成名之战”就是发生在泸州的棉花坡战役,并专门安排解说员王娟一路陪同为我们详细介绍。
博物馆《百年史事》厅展出的3张彩色大照片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张是棉花坡战场遗址全景,另外两张拍的是战壕。尽管已过去几十年,战壕里已经杂草丛生,但从层层叠叠、弯弯曲曲的战壕可以看出当年战斗的惨烈。当我们提出要到战场遗址去实地看一下时,王娟说,现在恐怕不好找了。
棉花坡战役其实是很有“背景”的。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称帝”。1916年,以蔡锷为主力的云南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没想到入川围攻泸州时受挫退守纳溪,局势逆转,“进攻战”变为“保卫战”。面对兵力超过护国军数十倍的北洋军,进攻泸州的护国军“命悬一线”。危急关头,蔡锷令第一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长的朱德星夜兼程赶往纳溪要塞棉花坡阻击北洋军。朱德支队一到棉花坡就迅速投入战斗。面对强敌,朱德的游击战大显身手,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猛攻急追,速战速决,并用“侧攻”、迂回战、肉搏战、夜战等,顽强地抗击了一次又一次进攻,打得北洋军溃不成军。王娟用普通话声情并茂地再现了当时大战棉花坡的情景:朱德带领突击的是一支约80人组成的“敢死队”,整场战斗中仅用了1000多发子弹,打败了数以千计的敌人。在护国军其它支队的配合下,朱德支队浴血奋战了20多个昼夜,守住了阵地,为“讨袁”赢得了时间。
棉花坡之战,朱德用智用勇力克“不可战胜”的北洋军,以一当十,以一敌十,成为护国战争中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棉花坡之战充分显示了朱德卓越的军事才能,后来赫赫有名的滇军就是在这次战役中开始出名的。朱德的名字从此威震敌胆,并使他成为远近闻名的“滇军名将”、“护国名将”。1917年7月,朱德升任少将旅长,成为川滇知名人物。在泸州打仗,在泸州成名,朱德的部队也因此在泸州驻防并长达5年。
朱德的“成名之战”——棉花坡战役,在历史上的影响是重大的。吴玉章后来在祝贺朱德60寿辰时仍念念不忘:“你是护国之役的先锋队,泸州蓝田坝(棉花坡)一战,使张敬尧落马,吴佩孚、曹锟手足失措,袁世凯胆战心惊,终将袁氏帝制倾覆,保存了中华民国之名”。朱德后来在自传中也提及“棉花坡之战”:“打大仗我还是在那时学出来的。我这个团长,指挥三四个团、一条战线,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