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四季青桥附近的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本是一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但记者调查发现,这座公园内建有高尔夫球训练场、餐厅、会所等多处高档消费场所。公园内的建筑、草地每年租赁收入约1200万元。其所在街道相关负责人称,该公园是探索“以绿养绿”模式的一次尝试。(7月3日 《京华时报》)
高尔夫训练场“开进”避震防灾的地震公园,凸现公德缺失。公园不仅是公共设施,也有着维护社会公众安全的避难场所功能,岂能随意用作商业用途,更别说高尔夫训练场这类“贵族运动”了。防灾公园变成高尔夫球场,不仅侵占了公共资源,也是在拿公共安全当儿戏。
部分人为享受到“贵族运动”的“失德”,也反衬出相关管理部门的“失责”。根据相关规定,避难场所紧急疏散通道的所有权人或者授权管理者应该保持避难场所疏散通道的完好与畅通,并按照规范设置明显标志。可见,约束公共公园、公共避难场所变身经营场所,关键在于“有法不依”。在一些地方多年来无视禁令大肆兴建高尔夫项目之中,个别地方政府为了利益和政绩,不仅不按要求叫停违法违规高尔夫项目,反而极尽“掩护”之能事,足以看出监管者“失责”程度之深。被人举报多年未被查处的“北京地震公园变高尔夫球场”事件,也让人难免联想背后是否有利益勾连的影子。
公德的缺失与监管的缺位,折射出一些人对公众权利的漠视。经营者违法违规、无视公德建设,而占据最大多数的社会公众却并不知情,也缺乏维权的真正通道与伸张正义的“出口”。而“失责”的监管者如果不能得到应有的处罚,也可能进一步放纵经营者的“失德”。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在关系公众安全的公园避难场所建设上,让其始终保持公共资源的公共属性,是社会的良心,也是一个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的底线。因为,当重大灾害来临之时,能给避难的社会公众“扛”起一片蓝天的,很可能正是这样一块价值无可估量的“避难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