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海淀区四季青桥附近的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是一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但管理单位却与多家公司达成协议,在绿地、公园里陆续建起了高尔夫球练习场、网球场、高档餐厅(会所),获取每年约1200万元的租金。其所在街道相关负责人称,该公园是探索“以绿养绿”模式的一次尝试。(7月3日《新京报》)
尽管管理单位称“如果发生地震,只要政府一声令下,高尔夫球场马上就能搭上帐篷住人”,但现实告诉我们,这不过是一句不负责任的空话。因为地震避难公园不同于普通休闲场所,应该是建筑设施越少越好,即便是不可或缺的建筑设施也要满足防震要求,那些经营性建筑设施,会不会成为地震时的安全隐患,从而破坏地震应急避难功能,很值得担忧。
况且,如果发生地震,民众进入周边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还需要或者来得及等政府“一声令下”吗?即便是“一声令下”,球场周边高高的围网能在瞬间倒掉或者打开吗?至于“以绿养绿”,正如专家指出的,根本站不住脚,防灾公园应有公益运营模式。撇开这些荒唐说辞之后,地震避难公园变身高尔夫球场,就仅剩下那笔每年不菲的租赁收入。
但是,管理单位为了那笔收入,却罔顾了三重人文底线。首先,防灾教育的公益公园,显然应是最大范围而且全天候向公众免费开放,管理单位将其中大约三分之一的面积,建成高尔夫球场、高档会所,也就是说,这三分之一的面积,不仅不允许免费进入,而且还会成为只有少数人享有的“特殊领地”——在公共资源中圈出一部分,罔顾了公共与公益的原则。
其次,早在2004年,国务院就明令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而曙光防灾教育公园里建设高尔夫球场却在2007年之后。显然违反了土地使用性质,违规改变了公园的用途。罔顾了法规政令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再者,一个在地震时或许能够救民众于水火的应急避难所,被高尔夫球场、高档会所所侵占,已大幅度弱化了其应急避难功能。换句话说,管理方为了那笔租赁收入,遗失了对生命的敬畏。
在一个鼓励创富的年代,一定程度上向钱看无可厚非,但不能没有丝毫顾忌。如果为了钱,可以无视公益道德,无视法规政令,乃至无视生命安危,那么除了钱,我们将一无所有。地震避难公园变身高尔夫球场,就是罔顾其他一门心思“钱进”的现实例证。(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