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这是一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桥附近,名为曙光防灾教育公园。记者调查发现,这座公园内建有高尔夫球训练场、餐厅、会所等多处高档消费场所。公园内的建筑、草地每年租赁收入约1200万元。其所在街道相关负责人称,该公园是探索“以绿养绿”模式的一次尝试。(7月3日《京华时报》)
假如时至今日,一提起“避难场所”,还只是想到阴暗潮湿、拥挤嘈杂的环境,实在是有些out了。既然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避难场所当然没有理由不与时俱进。既然如此,看到避难场所脱胎换骨成了美轮美奂的高尔夫球场,其实大可不必自惭形秽的觉得“进不起”或是“不敢进”。
事实上,既然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当然只有应急的时候才会被正式启用,但如果仅仅为了小概率的应急之需,便长期占据寸土寸金的土地,自然有资源浪费的嫌疑。于是,应急避难场所平常日子里作为公园绿地对外开放,其实不无合理性,至于建有高尔夫球训练场、餐厅、会所等高档设施,要说也未尝不是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升级换代。不难设想,在应急避难的时候,还能有机会在高尔夫训练场挥挥杆,享用一下避难场所的高档餐厅、会所,避难还真有望成为一种享受和美事。
然而,何以面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升级”,公众非但并不领情,反而质疑颇多呢?姑且不论应急避难的时候,人们是否还有挥高尔夫球杆的心情。既然是紧急避难场所,即便有必要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日常价值,但至少不应该突破公共性这条边界。事实上,对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其实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高等级的应急场所甚至需要有停机坪,即便是普通应急场所至少也要应急通风等基础设施俱全,至于应急场所的面积,可接纳人数与天数,更是有着苛刻的标准。不仅如此,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可以选择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运动场选址,现实中也往往是个国际惯例。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尔夫球场作为应急避难场所,似乎不无依据。
但是,具备应急避难场所条件的高尔夫球场,可以在需要时被启用为应急避难场所,其实和公共应急避难场所被用于高尔夫球开发完全是两码事,更不能被混为一谈。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应急避难场所,首先应当满足公益性的需求,除了要具备应急避难的标准之外,更需要确保对公众开放,并承担日常性避难演习与公众教育的职责。不难设想,当公共性的应急避难场所,现实中却成了高尔夫练习场和高档餐厅,会所,可观的商业利益面前,公共职能的让位,恐将在所难免。至于每年1200万元的租赁收入究竟被用于何处?也更有追问的必要。
一言以蔽之,公共与商业之间的边界,很多时候的确可以相互通融,但却不能搞错方向,至少“去高尔夫球场避难”,其实并不能被活学活用成“去避难所打高尔夫”。(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