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招生暗战”露错乱的教育政绩导向

发布时间:2011-07-05 07:00  来源:京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复旦大学1日发出“关于部分省市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严正声明”后,2日,上海交大招办网站也发出一份声明,称有关“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部分言论和报道影射了该校,对该校声誉造成极大损害。

  (7月3日 《山东商报》)

  

 “招生暗战”由来已久,此次浮出水面也是必然,表明生源争夺已日趋激烈。相比较而言,名校对生源的争夺,不是因为生源需求不足的生存争夺,而是哄抢优质生源,以此显示学校地位和扩大吸引力,在同行之中作为一种自我标榜的资本。

 大学之大,不在于规模之大,而在于学术之大、人文之浓、教学之优、成绩之好。很可惜,这样的“政绩观”在内地大学中已然扭曲变形,评定一个大学办得好坏的标准,已经不在于是否能够塑造一批优质的人才,通过人文氛围和学术成果来展示其魅力,而在于学校的规模有多大,招的人数有多少,而这些学生中,状元和高分人数又占多大的比例等等。

 其实,高分并不代表高能,这是一个常识。但在高等教育自身问题繁多,学术造假、教授走穴、编造虚假的就业协议、行政化、官僚主义严重的情况下,追求学术成果和人文环境变得异常艰难,大学评价体系蜕变为对投入和分数的追求,是应试教育于末端的体现,也是催生“状元崇拜”和“高分崇拜”的体制诱因。

 当然,招生暗战的加剧,其实也是当前大学毫无竞争力下的焦躁表现:一方面,随着大学的普及以及生源的减少,未来将会成为生存之争。大学必须借助某些东西来宣传自己达到吸附作用,高分学生数就是释放信号的需要。另一方面,国外和港台大学的竞争参与,让内地大学有了更大的危机感,在吸引力越来越弱的情况下,“不当竞争”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据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有关人士透露,截至目前,港大已确定录取内地省级高考头名11人,相比去年人数增加近一倍。

 内地大学目前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社会的信任问题。在吸引力下降的情况下,学生和家长自会“用脚作选择”。当然不能说留洋热的蓬勃发展就是内地大学的没落表象,但说家长和学生对扭曲的大学政绩观的反感,对高等教育的失望却并不为过。在这场招生暗战中没有赢家,其最大的作用在于,社会通过这场角逐看到了更多的内幕,对当前的高等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大的失望。

(作者: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