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解密中南海:喝茶要收2角钱

发布时间:2011-07-05 06:56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拨乱反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中央办公厅的工作就是为中央服务,保证中央工作正常运转。面对10年“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办的工作也是千头万绪,百废待兴,但是归根结底是拨乱反正和落实干部政策两件事。

  关于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办公厅发出的第一份文件是关于停办五七干校的通知。接着又发出第二个文件,关于恢复电话39局的通知。在“文化大革命”中,39局被划归警卫局作为该局的一个处级单位,现在要回到北京市电信系统,多数人不愿脱军装,顾虑待遇下降,为此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讲政策,讲形势和电信事业发展前景,还要算细账到每个人头,指出39局回到电信系统后,职工工资加上奖金和各种福利,不存在待遇降低问题。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办的调研机构“后楼”即被诬为“烂摊子”而撤销,历史证明这是完全错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为了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邓小平和胡耀邦、胡乔木、姚依林等领导人的关怀下,决定在原中办秘书局研究室的基础上,增调一批人员并与国务院研究室合并,成立中央办公厅研究室。1979年4月,中办研究室正式成立,中办副主任邓力群兼研究室主任。这是中办的一项重大拨乱反正。

  十年内乱,文风不正。一些中央文件空话、套话连篇,政策互不衔接,政策规定和相关法律抵触,文件没有标题,一律是“通知”。转变文风,规范发文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拨乱反正,是中央办公厅秘书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为此,从那时起“文件把关”就成了“文化大革命”前没有、三中全会以后新增加的一项经常工作。

  在“真理标准”学习的基础上,9月,中央办公厅在警卫局礼堂召开批判大会,批判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办领导人的一系列错误。大会连续开了几天,共有28位同志发言(有的发言是代表多人的联合发言)。原“后楼”的一位同志发言指出,“文化大革命”前中办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定为敌我矛盾的49人,被关入监狱的10人,受各种处分的128人。中办政治部的一位同志发言指出,原中央办公厅主任、副主任杨尚昆、曾三、邓典桃、龚子荣、田家英、李质忠、童小鹏全部被打倒;“后楼”共有干部59人,立案审查36人;正副组长10人一律被划为“黑帮”。中办研究室的负责人用了两个半天作了长篇发言,结合中办的实际在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

  当时,大量群众上访要求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中办信访局的力量虽一再加强仍然难以应付,后来胡耀邦决定从中央机关临时抽调1000名干部参加信访工作,认真听取上访人员的倾诉,并陪同他们返回原地,帮助各地党政机关实事求是地解决他们的问题。随后,又召开了全国上访工作座谈会,胡耀邦到会讲话再一次强调要尽快为“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一切冤假错案平反。此后,上访高潮逐渐平息。

  “文化大革命”中,许多单位被“砸烂”,停止活动,房子被别的单位占用,现在恢复工作却无处办公。例如中央宣传部恢复后,就曾先后临时安排在钓鱼台国宾馆和中南海新建的301号楼办公。解决“文化大革命”中乱占房子造成的遗留问题是当时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