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镇汤郎箐小学的两名苗族小学生在室外面吃中饭(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6月13日以来,一篇“云南贫困小学走访记”的帖子广泛流传,讲述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汤郎箐小学学生每日以土豆为餐,严重营养不良,学生身体普遍瘦弱。当地教育部门称贫困县学校经费捉襟见肘,学生营养欠缺的情况比较普遍,希望爱心帮扶。 (6月23日京华时报)
当城市里一些家长在担心孩子会营养过剩的时候,云南民族地区的一些贫困孩子还在为能不能吃上饱饭而发愁。不少学生连牛奶都没见过;学生没有做过体检,个头偏小;一天吃两顿;学校的伙食勉强能填饱肚子,天天吃土豆,油水比较少,经常感到身体没力气……看到这里,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感到心酸。
关注和帮助每一个贫困的孩子,使他们吃上饱饭,营养跟上,身体健壮,的确需要社会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前不久,贵州、广西、云南等西部贫困地区学校的“小餐桌”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多家媒体联合发起的“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计划”正在运行,黔西县花溪镇沙坝小学成为第一个试点学校,成为“免费午餐”的样本。如果“免费午餐计划”能走进云南的贫困地区,让那些没见过牛奶的孩子能吃上有营养的饭菜,如果“天天吃土豆”、“小学生没做过体检”的新闻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能有医疗机构等公益组织积极参与进来,那么,这种令人悲怆的状况将很快就会大大改观。因此,当地教育部门在通过多种渠道为贫困学生争取更多援助的同时,盼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给予帮助,确实体现了政府的良知与理性。
但要看到,每当遇到贫困地区的教育面临困境,校舍破旧不堪,学生吃饭难等新闻,人们都会习惯性联想到当地政府是否尽到应尽的职责。人们对“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感言都耳熟能详,可在现实中有时会看到有的地方政府大楼越建越豪华,学校设施简陋如常;三公支出居高不下,教师工资迟迟不涨;官员吃喝迎来送往,学生食堂薄菜寡汤……这样的感受使人们的爱心很受伤,刚想伸出手去又缩了回来。
诚然,人们从云南禄劝县贫困学生“吃饭难”中已经看到了当地财政的捉襟见肘,这些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海拔高,土地贫瘠,多数地方不能种水稻,只能种玉米和土豆等,经济发展自然滞后,多数家庭领着国家救济金。面对教育欠账,政府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要让社会公众看到当地政府破解小学生“吃饭难”的诚意和已付出的努力,就必须打开公共财政账本,将教育支出的比重和三公支出的情况和盘托出,让大家一目了然,建立起对当地政府的公信力,进而动员和影响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参与到救助的行列中来,让“免费午餐”为更多的贫困孩子提供必需的营养。(梁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