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护送一次,就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记抗战时期地下交通员魏津民
家住我市丹徒区高资镇的魏津民老人,今年86岁。抗战时期,他曾经是镇句县东北区地下党秘密地下交通线的交通员,是当地闻名的“十兄弟”之一。他和老伴巫宜平一起,传递保护情报、护送地下党同志,为茅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抗击日军侵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魏津民原本是上海人,父亲经商,在当时也算富家子弟,16岁那年追随陈毅来到高资,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
魏津民夫妇均已年逾八旬,坐在两位老人的对面,看着他们慈祥的面容,听着他们讲当年的故事,所有的峥嵘都化成了老人淡淡的话语:“每护送一次,就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魏老回忆说,当年高资敌占区地下交通线建立了5条:1.高资香山乡、唐驾庄村;2.高资均益乡、朱家庄村;3.高资七摆渡、渡口;4.高资镇、光华理发店;5.高资港、渔民。交通站工作的同志,不怕牺牲。险恶的环境中无法隐蔽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暴露组织,出卖同志。在护送党的领导同志时,交通站的同志有的化装成卖布的,有的化装成私塾老师。女同志常常化装成卖针线或是卖雪花膏的,甚至还有同志为革命结成了假夫妻等……从1941年到1945年,高资敌占区秘密交通线的成员们护送南来北往的各级领导10余次,保证他们顺利通过长江天堑,其中很多交通员都不幸遇难。
魏津民还记得:
1943年,孙晓梅同志,护送领导同志顺利到达长江北岸后,在返回途中,不幸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在龙潭被杀害。
光华理发店老板娘名叫圣小妹,与唐驾庄指挥地下党战斗的杨小楼结为假夫妻。1943年春天,圣小妹去高资马桥口接淮南来的地下党领导同志,敌人盘查,挨个搜身。敌人狂叫道:“谁是新四军!”圣小妹见状,想到淮南来的同志肯定有机密文件在身,此刻敌人一定还不知道抓谁,便勇敢地承认自己是新四军。转移了敌人的目标,淮南的5位领导干部得救了,而圣小妹却在遭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后,于1943年5月壮烈牺牲在龙潭镇。
香山乡金家边村金之长同志,从抗日根据地出来,翻过香山不久,在向方山洼的途中遇上日寇下乡扫荡。因为来不及隐蔽,被搜查出抗日宣传材料。敌人疯狂地用铅丝穿透他的锁骨,带到高资火车站,被打得皮开肉绽,头破血流,没有吐露一个字。最后被敌人杀害。
护同志,生死一瞬间
让老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护送,发生在1942年5月25日,至今老人都能说出当时的情形。杨小楼同志秘密告诉大家,上级党的领导要从唐驾庄村东吴家大河湾上船,其中一个领导就是“我们的先生洪天寿(当时为苏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镇句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任县长)”。后来魏津民才知道,过往的上级领导是谭震林师长一行。
为避敌人,一行人从丹阳的延陵出发,秘密地下交通员魏津民和其他同志,必须把沿途这些地方的秘密联络点全部联系好。当时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完全是两条腿跑路,魏津民和同志们跑了10天才将领导人安全护送过江。过江前需要横跨有重兵把守的铁路线,怎么办?所有人都把自己装扮成送“马草的”,每个人都担着一担马草,遇到敌人盘问就说是送马草给哪个人家的,这才蒙混过关。
魏老经历的最大的危险发生在东湾村巫宜平家。
那是1943年3月15日下午,他与镇句县东北区办事处主任吴诚(大家都称他为吴区长),相约在巫宜平家商量确定唐驾庄联络点和联络信号。这时,在巫宜平家做帮工的吴恒发正在巢凰山脚下的田里挑泥。突然,他发现四五十个日寇向东湾包围过来,立刻挑起泥担子,加快步伐向村里走去。进村后,吴恒发气喘吁吁地跑到巫家:“吴区长,快隐蔽,日本鬼子向东湾包围过来了!”当时,吴诚想突围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立即吩咐巫宜平将方桌上的一支短枪、一些文件和一本《论持久战》藏起来。巫宜平准备将短枪及文件藏到灶膛里,用手一拨,有火星,便改了主意,把枪和文件等藏到土基墙里,然后冷静地坐在桌旁装着算账的样子。
顷刻,日寇包围了东湾村。日寇小队长及士兵五六个人进了巫宜平家,用怀疑的目光盯着吴诚、魏津民二人。跟在一旁的日寇翻译高国盘与魏津民相识,魏津民主动上前打招呼,说“吴诚是卖布的,今天下乡来收布钱”。日寇小队长问这儿有没有新四军,魏津民说句容东昌一带可能有。日寇便叫魏、吴二人带路到东昌。当走到徐湾村时,魏津民说向东昌的路不认识,日寇便在徐湾拉了两个农民带路。魏、吴二人因而脱险。
魏老的房间,有一张他画的1938年到1945年间“镇句线东北区地下党秘密交通线”的地图,魏老说,这张地图是1995年的时候,自己及当年的战友朱彪同志共同回忆绘制的。“当年我们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护送军部领导在茅山与淮南间南来北往,指挥战斗;其次是组织镇句县抗日民主政府;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组织秘密红色交通线、游击队等。”
“吴家大河湾”、“江防大道河”……这些接头暗号,至今让魏老记忆犹新,“这些暗号如果不是交通线上的人都不知道,当年这些都是很秘密的东西,现在说出来已经没关系了。”
为找党,十年路漫漫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破裂后,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为保存力量、摆脱被动、向北发展和策应国共谈判,1945年,新四军做出苏南部队北撤的重要决策,留下一部分党政军干部坚持原地斗争,对不能撤走的地下党工作人员作出妥善安置。
魏津民被洪天诚(洪天寿的弟弟)政委安排到上海学习中医,一些重要的文件和中共七大的党章则被秘密保存在巫宜平家中。1949年江南解放后,魏津民和巫宜平立即与高资区的组织书记崔修高同志“会师”,交出收藏的文件,并开始从事医疗服务工作。1953年,党员登记,因为没有地下党领导介绍,魏津民夫妇的党员身份没有能登记上,作为“四不清干部”,魏津民在历次政治活动中都受到冲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证实自己的党员身份,魏津民踏上了漫长的寻党之路。
对于魏津民当年的秘密交通线路活动,知道的人很少,因为大部分时候都是单线联系。魏老想方设法地去找每个可以证明他身份的人,10年的时间他共找了156人。魏老有一个小本子,“每找到一个人,就在后面画一个红圈”,这样的名单整整有三页纸,名字后面的一封封挂号信邮戳、一张张火车票都是老人艰辛寻党的历史见证。他曾骑着自行车往来省内各地,甚至骑车去上海等地寻访,也有好心人让他搭乘铁矿、船矿的车子。其间他总共花费各种交通费、邮寄费等数万。他找到了原镇句县政委洪天诚,当时的组织部长贝纹和朱彪、彭炎、李坚。当年的地下党领导,都为魏津民参加地下工作作出了历史证明。特别是洪天诚,当年是魏津民的直属领导,对他非常信任。魏老说,每次洪天诚给其他人通知都是口头的,而给他这个站点的很多都是手写的信件,至今老人仍旧保存着最后北撤时洪天诚手书的一封信征粮通知。魏老与洪天诚取得联系之后,两人都很激动,之后还多次通信。
现在魏老的党籍已经恢复,享受离休老干部的待遇。
离休之后,魏老便开始义务为老战士、村民和上门求医者提供医疗服务,现在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
■ 相关资料
“十兄弟”
洪天寿根据上级指示,为了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句容县小茅山开香堂、收徒弟,利用帮会势力瓦解敌伪。
洪天寿派吴诚秘密到达唐驾庄,以地下小组为骨干,扩大一部分青年,组建“十兄弟”帮会。
帮会有抗日“十大帮规”:1.要为抗日队伍、政府送情报;2.征公粮;3.当向导;4.作掩护;5.不准为敌效力;6.不准为非作歹;7.不准赌博;8.禁止吃鸦片;9.不能有辱师门;10.不准做对不起地方父老的事。
“十兄弟”帮会建立后,在群众中禁止吸鸦片,禁止赌博,深得村民们好评,连乡保长都要他们的儿孙向“十兄弟”看齐。伪乡长庄家贵的儿子庄光华当时就和“十兄弟”走得很近,十兄弟因此也得到很多有价值的情报。化装来的地下党人员,正好说成是拜帮会的弟兄。
“十兄弟”建立后,成员们经常被组织赴镇句县集训,经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政治思想,坚持保守秘密。“十兄弟”中有7名青年被发展为中共地下党党员,对抗日工作做出一定贡献。
“十兄弟”名单:管宝楼、杨祖修、庄修根、沈怀钧、庄发椿、杨祖福、魏津民、杨敬中、杨祖楷、杨敬玉。
本版摄影 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