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山东商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最近几年,在地方行政等力量干预下,一些打算报考其他名校的高分考生被“绑架”到北大清华,让其他高校叫苦不迭。据报道,是否有学生上北大清华,竟然成了各地考核地方行政长官和校领导政绩的指标,因此才有了县领导、校长等对上了“北(大)清(华)”线学生的围追堵截,力劝其改志愿的“盛况”。
志愿者,自己心中的志向和愿望也。其内涵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愿望的主动性。也正因为如此,选择上什么大学被称之为“报志愿”,顾名思义,就是考生够分的前提下,愿意上哪所大学、哪个专业都应该遵从考生自己的主观意志。本以为,亲近如家长、老师也不过就是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而已,却没想到原来县太爷、父母官们如今已经爱民如子到了这种无微不至的程度。
归根到底,还是政绩指挥棒在发生作用。报道称,在一些地方,因辖区内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班主任一步登天的现象年年见。但其他名校如复旦、中山等不在此列。所以也导致“考生在到与复旦大学签约现场的路上,接到副县长5个电话,考生感到‘得罪不起’,最后他‘选’了清华社会学。”
单纯从读书学习的角度来看,诚然北大清华是顶尖学府,但也不代表它们就适合每一个高分考生。历年来,北大清华都被指在高招中“掐尖儿”,甚至还不时爆出两校状元数量真真假假的对比。但地方行政力量在这池浑水中大摸其鱼的情况,却多未提及。
前几天,教育部第N次严正告诫不许炒作高考状元,当然也一如N年来的情况,此告诫如清风过耳,各地对状元的追捧丝毫不见降温。这里,我们倒是想提出一个建议,与其向堂·吉诃德挑战风车一样挑战状元炒作,不如转变工作重点,花大力气改变地方官员“劝进”北大清华之风。毕竟状元只是有数的几个,各地上了“北清”线的可是大有人在,教育部要能把这件事办好,善莫大焉。扭转了官场政绩风,备不住社会上的状元炒作风也就不药自愈了。
另外还要涉及一点形而上的范畴:誓言中多有“我志愿……”之语。不把高考考生上大学的此“志愿”真正落实到本人意志的层面上,彼“志愿”将情何以堪?(张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