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放榜时,几家欢乐几家愁。高考成绩榜上自然又换了新面孔,但是,公众对于高考明星的追逐热情却没有丝毫的变化。所以,毫无悬念地,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高考状元又将再一次走进公众的视野,状元情结将再一次发酵出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商家、高校都在摩拳擦掌,蓄势待发,试图为公众重复着每年一次的高考状元争夺战。同样,我们对于热炒高考状元的焦虑也将再次被点燃。
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高考状元,别让社会的浮躁侵蚀了学生应有的纯真,别让社会的功利污染了深居象牙塔的“状元”们的心灵,别让另有目的的追捧成为制约“状元”健康成长的桎梏,这些道理已经说了N遍,但是现实逼得人不得不再做第N+1次重复。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人生有太多的考场,一场考试的胜利并不能带给一个人终生的荣耀,更不能保证他永远站在山峰让人仰视,为了这一次成功而赋予他过多的掌声其结果只会是“捧杀”。但是,无论是对高考状元的商业价值虎视眈眈的商家还是急需依靠高考状元展示自身实力的高校,好像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样一个放在眼皮子底下的问题。
在这样的功利和浮躁夹裹下进入大学的殿堂,对于高考状元们而言显然不是什么好事。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没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这样的调查结果或许可以作为一剂凉茶,给愈演愈烈的高考状元热“败败火”。的确,当大学生涯结束,一切浮华散尽之后,高考状元终究还是要和其他的大学毕业生一起站到新的起点,接受社会的检验。激烈的社会竞争,残酷的就业压力逼得高考状元也不得不放弃“状元”的架子,俯下身子和那些昔日自己的“手下败将”竞争。当曾经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划分出的“贵族”和“平民”,以另外一种平等的身份再次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按照相同的游戏规则进入新的游戏场时,高考状元的身份已经无足轻重,并不会为他们在竞争中增加多少筹码。这样的说法或许显得有点残忍,但是事实的确如此。所以,才会表现出一边如火如荼地热炒高考状元,一边高考状元不断贬值这样尴尬的社会现状。
对于漫长的人生道路而言,高考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名落孙山不必痛断肝肠,状元及第也不值得大肆追捧。很显然,需要拥有这份平常心的,不仅是处于鲜花丛中的高考状元,还有为状元情结左右的社会公众。我们应当提醒自己,爱他,就对他多一份呵护,少一点儿骚扰,除非,今天所有的热情不过是为了消费高考状元,今天所有的关注不过是为了寻找一个娱乐自己的话题。(温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