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南部的永定河畔,依次分布着银泰、东方双鹰、长阳国际、宝兴、加州水郡、思格森等高尔夫球场。这些球场最少的有18洞,最多的达到54洞。目前,这一区域被高尔夫爱好者称为北京的“高尔夫走廊”。(6月20日《人民日报》)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叫停了新高尔夫球场建设。然而,在禁令之后的7年时间里,全国竟然新建了400多家。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高尔夫球场是如何冲破层层关卡,在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违规建设起来的?
有关方面也许都会不约而同地表示,这些球场大多是打着体育公园、生态园、休闲园、绿化项目等旗号,以偷换概念蒙混过关的。但一个球场动辄占地上千亩、数千亩,不可能偷偷摸摸建成,既然发现并没有按照申请、规划、审批的项目用地,为什么不坚决予以纠正,而是将错就错放任自流呢?
正如有关知情人士披露,违规禁令建高尔夫球场,没有一定的或者说是过硬的关系,是不可能拿到项目和用地的,对偷梁换柱的做法,某些政府官员及相关审批、监管部门其实都心知肚明,只是在土地财政的政绩冲动之下,官商双方“不谋而合”、“各取所需”而已。因而,像其他违规违法占地开发行为一样,如此众多的高尔夫球项目的上马,几乎无一不是地方政府、部门在背后主导、默许和支持的结果。
新华网6月20日报道,在九成耕地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安徽省临泉县,7000亩耕地被上百座“无证”粘土砖窑厂“侵占”。如此大规模的占地,无一获得用地审批,监管部门收费当“保护伞”,近两年,仅当地国土资源局收取的费用就达1400多万元。那么,400多家违禁高尔夫球场的背后,有没有“保护伞”?
中央三令五申严禁触碰18亿亩耕地“红线”,可是少数地方却当成儿戏,违规占地、开发现象屡见不鲜。根治这一怪象,就得拿出刮骨疗伤的勇气和决心,对相关责任官员毫不留情、毫不手软地问责,坚决打掉这样的“保护伞”,才能切实维护中央的权威、政策的权威,也才能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