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汉故居外貌。
李天放(右)拿出族谱,仔细向记者介绍李维汉及家人。图 晚报星辰拍客 谢卓勋
寻访人物
李维汉
1896年出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谱名厚儒,字和笙,号维汉,曾用名罗迈。李维汉曾同毛泽东、蔡和森等一道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蔡和森的影响下,接受并信仰了马克思主义。红军长征期间,任军委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总政地方工作部部长。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先后起草了《回回民族问题提纲》和《蒙古民族问题提纲》,是党系统地研究少数民族问题的开端。建国以后,长期担任统战部长等重要领导职务。1982年当选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8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维汉给记者的印象更多的是其解放后的一些事迹,甚至大多时候,让我们易于联想到的是他身为李铁映父亲这一身份。但是,在这次寻访过程中,我们却不断收获意外。这位曾与毛泽东、蔡和森一起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的早期共产党人,年轻时候桀骜不驯,好打抱不平,原是一位极有性格之人。近日,记者同拍客谢卓勋一起,来到长沙县高桥镇李维汉老家,展开了寻访之旅。
1 行侠仗义被父母误解挨打
在去维汉村的路上,随行的高桥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李维汉祖籍并不在长沙,其曾祖父原为福建人,后因家族乔迁,李维汉曾祖父率家人迁至长沙,从祖谱来看,李维汉属陇西李氏(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第40代子弟。
在维汉村,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李维汉的故事。李维汉少年时喜欢行侠仗义,有一次,当地几个少年无赖殴打一个家中十分贫穷的孩子,正巧被小维汉看到,他深感不平,急忙上前劝说,但无赖们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继续殴打。见劝说没用,小维汉急了,便出手相助,为被殴打少年出头。那帮少年无赖开始并没有把小维汉出手相助当回事,但是很快,他们被小维汉不要命的气势给镇住了,只好灰溜溜地罢手。
虽然小维汉帮助那名穷苦孩子把无赖打跑了,但自己也被那帮少年无赖把衣服给扯烂了,身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多处是伤。回到家后,小维汉的母亲误认为小维汉在外惹事打架,把这事告诉了他的父亲,小维汉就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几天后,被打的那名穷苦孩子把在外受气挨打和小维汉出手相助的情况讲给自己的爹娘听,他的父亲马上到小维汉家道谢。这时,小维汉的父亲才知道是自己错怪了儿子。
2 族人凑钱送他外出求学
在维汉村新屋组,有一处明清风格的建筑格外惹眼。这处建筑为三进的砖木结构平房,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44间。正堂屋高大亮爽,屋与屋之间有天井、回廊。这处建筑就是近年来恢复的李维汉故居。由于还没有完成屋内陈列,故居目前由住在附近的李维汉堂侄李天放看护。
今年62岁的李天放说,很小的时候,他就经常听家族的老人们讲李维汉的故事:“他在家里一不种田二不弄地,专门号召周围的人起来革命……”李天放说,青少年时期的李维汉思想进步,热衷于革命活动,又喜欢替穷苦群众出头,常常给家族惹来一些麻烦,害怕受牵连的族人们经过商议,决定凑钱送李维汉外出求学。就这样,李维汉走上了外出求学与革命的道路。
史料记载,李维汉首先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并在此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人。1919年,李维汉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同周恩来、赵世炎等商量酝酿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李维汉负责组织工作,同年回国申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底,李维汉由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4月到1927年4月,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后改称中共湖南省委员会)书记。
3 大革命失败后曾回家乡
李天放告诉记者,李维汉离开家乡后,只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回过家乡一次。
李天放回忆,他的奶奶曾经向他讲过李维汉回家的故事。因为大革命失败,整个中华大地到处都是白色恐怖。李维汉回到家乡后,虽然没有人向当局告发他,但对他也是敬而远之。回来的第一天,李维汉住在自己家里。第二天,李天放的父亲(李维汉的堂弟)将他接到了自己家中。当地老人们也回忆,李维汉的堂弟当时是国民党的保长,特殊的身份对李维汉正好是一种保护。李维汉正是在堂弟的帮助下,得以安全度过白色恐怖时期。不久后,在堂弟的帮助下,李维汉离开家乡,继续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据史料记载,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指示,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李维汉成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五个委员之一,担任了“八七”会议的主席。后来,李维汉参加了红军长征。此后,李维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新中国成立和民族解放做了大量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李维汉长期主管党和国家的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统战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