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食品安全应走出“自我辟谣”怪圈

发布时间:2011-06-25 06:07  来源:法制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开透明的本质和灵魂就在于及时把握公众的信息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知情权,达到解疑释惑、消除误解和矛盾的效果。信息公开不是说书讲故事,不必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吊足公众的胃口,应当力争在没有保密必要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近日,卫生部召开食品安全工作进展情况通报会。针对此前媒体报道“我国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近六成无检测方法”,卫生部回应说,食品添加剂从产品本身检测来说,都是有检测方法的,无法检测是指在食品中的残留检测,此类标准目前确实需进一步完善,但部分添加剂无法也无必要检测(6月19日《三秦都市报》)。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此前的媒体报道:“卫生部工作人员表示,我国目前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有检验标准的只占总数的近四成,这也就意味着有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然而,现在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又说,“实际上,2300多种添加剂从产品本身检测来说,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对照,都是有检测方法的。”但是仍旧让人不明白的是,4月22日,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中,显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共47种,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共22种,合计69种。其中有37种均在检测方法一栏中显示“无”或者空白,占总名单数的54%,接近六成。诚然,权威人士出面解疑释惑,有助于消除公众对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的误读和担忧,达到“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的宣传效果。不过,这种在舆论强烈质疑、政府公信“很受伤”之后的“自我辟谣”,似乎不足以答疑。

 近年来,信息公开已经成为政府与公众联系沟通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难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自己‘回应’自己”、“自己为自己‘辟谣’”的信息发布时有发生。根据舆论传播“先入为主”的规律,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总是更倾向于相信第一次听说的情况,而对“后续”的信息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质疑。有国外实验表明,要有效清除受众第一时间得到的信息,至少需要数倍于第一信息的信息量。中国传播学会会长尹韵公更是认为,“纠正的速度赶不上首先传播出去的速度,先入为主造成的危害是后面的纠正几乎没办法全部弥补的。”

 公众对信息公开的要求是时效性、完整性和权威性,而公开透明的本质和灵魂就在于及时把握公众的信息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知情权,达到解疑释惑、消除误解和矛盾的效果。信息公开不是说书讲故事,不必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吊足公众的胃口,应当力争在没有保密必要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无法检测说”而言,同属卫生部的“内部人员”,有人说“很复杂”、“无法检测”,有人说“不复杂”、“有检测方法”,前后矛盾,自我“辟谣”,这犹如统计数据的朝令夕改,会让公众无所适从,更有损政府的诚信与权威。

 不当信息能够纠正,但政府公信力的失而复得却并非易事。希望“六成添加剂无法检测”的风波能够让政府部门引以为鉴,一定要尽力确保向公众发布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和权威性,切勿以不够谨慎的态度让公众“猜谜”和误读,也莫让政府部门再陷入“欲说还休”、“自我辟谣”的尴尬中。(张玉胜)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