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
超七成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困扰
●调查提示●
各类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早已不是个案。从推销装修到卖保险,从劝你小孩上幼托班到加入某某俱乐部,莫名而来的电话、邮件、推销信函,常常让人烦不胜烦,到底谁泄露了我们的个人信息?本期调查围绕个人信息保护展开,共回收纸质问卷150份,另有391名网友通过镇江新闻网、镇江网友之家等网站参与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近四成受访者认为相关通讯部门应该加强整治、整顿。
您怀疑您的个人信息是通过哪些途径泄露出去的?
您认为怎样才能解决个人隐私泄露问题?
是否遭遇信息泄露?
超七成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
您平时在工作生活中注意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吗?针对这个问题,46.6%的受访者表示很注意,20.9%的受访者表示“一般”,32.5%的受访者表示不注意。“个人信息?现在买房、买车、各种会员入会、生病住院、生孩子,不都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吗,即使想保护,还不是非得填那张个人信息表嘛!”在我市一所中学任教的陶女士无奈地说。
您是否遭遇过个人信息的泄露?73.6%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仅有26.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对此,家住京河路的市民马润春介绍,自己家中接到过多封各种中奖信函,“单是说我抽中本田轿车的信都有三四封了,真奇怪,那些来自天津、河北的寄信人,怎么知道我家的具体地址和我的姓名的呢?”
您是否因此被骚扰?
近六成受访者表示曾因个人信息泄露而遭到骚扰或诈骗
您是否因为个人信息的泄露而遭遇骚扰或诈骗?56.6%的受访者表示曾经被骚扰,12%的受访者表示曾经被骗,24.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因个人隐私泄露而遭遇骚扰或诈骗。“各种短信、电话、信件,完全都是不认识的人,居然清楚地知道我的个人信息,这不是个人信息泄露又是什么呢?”家住东岳巷的董先生表示。
如果您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主要的骚扰途径是哪些?20.3%的受访者选择的是邮寄到家中的各种不明领奖信函,33.1%的受访者选择了“不明电话骚扰”,39.2%的受访者选择的是垃圾短信骚扰,7.4%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从我怀孕开始,各种和育儿、生孩子有关的电话、短信促销就接踵而来。”家住香江花城的莫女士介绍,上个月自己生完孩子后还没出院,就有推销婴儿保险的电话打过来了,对方甚至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姓名和生孩子的时间,“在家坐月子,根本没个安稳!”
怎样防止信息泄露?
近四成受访者认为相关通讯部门应该加强整治、整顿
您怀疑您的个人信息是通过哪些途径泄露出去的?20.7%的受访者选择了“快递业”,14.2%的受访者选择了“物业公司”,26.6%的受访者选择“个别诊疗机构”,37.5%的受访者选择“其他”。“我的新电话号码只在物业公司登记过,怎么新房子一交付,装修公司、装潢促销信息就不断发过来了呢?”在市区某企业工作的苏先生言语中有些气愤。
个人隐私泄露问题越来越泛滥,您觉得怎样才能解决个人隐私泄露问题?39.1%的受访者认为相关通讯部门应该加强整治、整顿,21.4%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强网络监管,细化信息保护,14.6%的受访者认为可通过立法,寻求法律保护,24.9%的受访者认为相关市民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我觉得只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少填一些个人信息登记表,才能有效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在京口区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温女士说,毕竟如果因个人信息泄露诉诸法律的话,找寻证据是一件难事。
配图:谢志斌
本报记者 胡冰心
评论:
个人信息岂能成鱼肉?
伍斯
刚当上房主,一个个陌生电话就来催你装修;刚成为家长,一条条莫名短信就来邀你保险;刚网购商品,一拨拨产品信息就来请你继续……当素昧平生的对方,一口气报出你的真名实姓、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甚至何时何地做过什么的信息,惊讶之余,你是否更多的是倒吸一口冷气?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个人信息暴露在陌生人眼前,多少人只能如此无奈感叹。社会转型时期,打着信息经济旗号,个人信息也被一些不良机构和个人瞄上,成为一桩无本万利的生意。个人信息泄露、滥用与买卖,一环紧扣一环,背后潜藏着多少黑色利益链条。近年来,这个灰色甚至黑色地带屡屡被曝光,无论是受害人,还是政府社会却似乎均无计可施。
其实,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事实上,为破解这一难题,若干年前,国家就已启动立法。可至今依然是只闻楼梯响,足见应对该难题的难度。从近年来一些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实在不容易。即使一个个骚扰电话、一条条虚假信息蜂拥而来,可受害人除了没脾气地拒绝外,对其幕后的不法分子却无可奈何。即使明知这么详细的信息只能来自于某一家单位,受害人却依然难以将对方推上法庭。
违法成本很低,维权成本过大,这是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但个人信息岂能因此成为不法分子砧板上的鱼肉?寄希望那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尽快出台的同时,无奈的我们只能依靠最基本自救办法,增强意识,提高警惕。办理相关业务时提交证件复印件时,不妨多加些声明文字;填写或印有个人信息内容的表格票据多余或过期时,不妨碾碎销毁……
相关文章:
泄露个人信息六大漏洞揭秘
金山网讯 新买了房子不久,就有人发短信推销装修;刚生完孩子就有人发短信推销孕婴用品;每逢生日,超市、商场甚至蛋糕店、饭店会发短信,说是祝福生日,实则是在推销他们的产品或者服务;银行也经常发短信向你推销新的理财产品……自己的生日、手机号码,甚至家庭地址等个人信息别人是如何知道的?是谁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
漏洞一 旅馆住宿、保险公司投保、租赁公司、银行办证、电信、移动、联通、房地产、邮政部门、医院、快递公司等需要身份证件实名登记的部门、场所,个别人员利用登记的便利条件,泄露客户个人信息。
漏洞二 一些别有用心的打字店、复印店利用复印、打字之便,将个人信息资料存档留底,装订成册,对外出售。
漏洞三 有部分商家借各种各样的“调查问卷”,窃取个人信息。对方称只要在“调查问卷”上填写联系方式、收入情况等,以及简单的“勾挑式”调查,就获得不等奖次的奖品,以此诱使群众填写个人信息。
漏洞四 不法分子通过设置“抽奖点”,以“只要登记一下,就有赢取大奖机会”的方法,骗取市民信任,在抽奖券上填写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方式,泄露个人信息。
漏洞五 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在一些非正规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从而泄露个人信息。
漏洞六 超市、商场通过向群众邮寄免费资料、申办会员卡时掌握到的群众信息,通过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向外泄露。(景泊)
快递业,信息泄露灾区?
随着网购的快速发展,快递业越来越发达,只要正确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号码和地址,快递就会送货上门,非常方便。而因为个人信息的公布,一些“骚扰”也随之而来,快递业成为信息泄露的泛滥区。
周小姐是网购达人,平时大件小件都喜欢在网上购买,用她的话来说,网购省事省力省心。虽然网上物品良莠不齐,但周小姐认定只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商铺,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然而前不久遇到的一件事却让她不大放心。
周小姐常在一家信誉较高的店铺买护肤品,已经成为VIP会员,平时买东西都有折扣。有一天,周小姐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自己是某护肤品品牌的销售人员,现在该品牌正在搞促销活动,而她们的产品非常符合周小姐的护肤要求,“因为我的皮肤不太好,经常长痘,还有雀斑,所以我一直在用祛痘祛斑的护肤品。”对方表示,自己的产品是全天然成分,对周小姐的皮肤很有帮助,只要周小姐需要,立即就可以为她发货,对方还确认了周小姐的地址、电话及工作单位,“对方知道我的电话号码就已经很奇怪了,居然还知道我的详细地址及工作单位。”思前想后,周小姐从来没有在其他场合公布过自己的地址,唯有经常在网上购买护肤品,留下了自己的资料,“因为买的东西多,而且经常会把东西寄到单位来,所以那边有我详细的地址和个人信息,如果不是快递信息泄露,别人绝对不会了解到这么详细的资料。“周小姐气愤地说。
和周小姐有相同遭遇的市民不在少数。吕女士上个月在网上为自己的母亲买了一套保健品,快递及时将保健品送到了家里。然而自此以后,吕女士隔三差五就会接到一些外地打来的电话,既有售后回访的,还有卖纪念币、化妆品的,“我真的非常生气,感觉生活被骚扰。“吕女士刚开始怀疑是保健品公司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然而所有来电都能准确地报出她的姓名、电话、地址等,但当她问对方自己买的东西是什么时,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准确的名字,只知道是保健品,”因为我的邮寄单上写了保健品,而没有具体名称。“吕女士咨询保健品厂商,对方表示客户资料都保密,不可能泄露,“一定是快递过程中泄露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热心网友告诉记者,有些快递员在送快递的过程中,会故意将客户的资料泄露给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目前对这一现象,由于取证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很难进行有效管理。
(魏非凡 曾海蓉)
谁为个人信息泄露埋单?
金山网讯 新车还没上牌,早有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和你联系;刚买新房,手机上就会收到无数装修公司的轮番轰炸;刚生完孩子,各大奶粉公司接踵而来……顷刻间,我们的个人信息尽在他人掌握之中,谁来为我的个人信息泄露埋单?
“我以后再也不会随便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了!”说起前段时间个人信息被快递公司泄露,梁女士一肚子火。因为要给在外地上学的女儿寄资料,自己的个人信息就填写在了快递单上。不久,就接连接到电话或短信,向自己推销商品,对方以下报出自己的姓名和地址,“难道没部门或法律法规监管吗?”
由于监管缺失,加上利益驱使,个人信息泄露越来越严重。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危害也绝非收到几个骚扰电话或短信这么简单。“除了个人要有保护意识,电信、网络、金融、工商等主管部门应严格监督管理机制。”甘露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秋言表示,之所以目前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没有有效的制裁,是因为个人信息泄露的举证和调查十分困难。要“堵住”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渠道,相关机构要加大监管力度,对泄露案件一查到底,同时对于填报个人信息的每一环节,进行源头管理,“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强化侵害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从源头上堵住个人信息泄露。”
(魏非凡 曾海蓉)
高铁车票,别乱丢!
实名制,注意信息保护
金山网讯 高铁购票实名制,不少市民在购票、乘坐高铁过程中产生了疑问,如果火车票丢失,会不会个人信息也随之泄露?“动车实名制”已引来了不少质疑。
记者昨天来到镇江市区位于中山东路上的一家铁公水售票点,恰巧碰到一名前来购高铁票的市民。记者看到,他将自己的身份证递给工作人员,表示要购买去上海的某次高铁列车票。工作人员将其二代身份证在识读设备上刷了下,电脑显示器立即显示了其身份相关信息,这位市民随后拿到的高铁票票面上印有他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我的身份信息会不会因为购票而泄露出去呢?”这位市民当即提出质疑。售票点工作人员表示,旅客在购票时,电脑上会显示其身份证信息,一旦购票成功,这些信息会立即消失。她介绍,铁路部门对涉及实名制售票的个人信息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和管理措施,所以市民不必担心。不过,实行实名制后,旅客应全程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车票,特别是旅客到达目的地车站,凭票出站后,对含有个人信息的车票不要随意丢弃。
在高铁站内,记者看到,一位旅客正在咨询工作人员关于退票的事宜。“我有个疑问,实名制购的火车票,如果退票了,我的身份信息会泄露吗?”这名旅客问道,有类似关于高铁购票实名制之后,旅客个人信息是否会泄露疑问的市民非常多,高铁站工作人员介绍,铁路部门对退票程序有一套规范的统一处理,所以退票的身份不会外泄,旅客不要担心。
警方提醒广大旅客,实行实名制后,旅客应全程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车票,特别是旅客到达目的地车站凭票出站后,对含有个人信息的车票不要随意丢弃。当今社会生活涉及个人信息事项越来越多,对于动高铁车票上的个人信息,旅客朋友需增强保护意识,要像保管飞机票、银行小票等一样妥善处理,以免被人捡到,用于不法用途。
(魏非凡 胡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