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高考拒“给力”,“神马”伤不起

发布时间:2011-06-07 07:06  来源:四川在线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高考作文中出现网络热词“格杀勿论”。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表示,“给力”、“神马”、“有木有”这些网络语言切勿用在高考作文卷中,如果贸然使用,将会被以错别字扣分。还有一些笑脸、哭脸等网络符号以及外语单词等,也不要夹杂在作文之中。(6月2日《新闻晚报》)

高考作文使用网络热词将会被扣分,这样规定乍看起来似乎有理——是为了规范语言嘛。可细思却发现不仅没有道理,更不具备可行性。

啥是“网络语言”?谁又能明确界定?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所谓的“网络语言”其实已经跟日常用语水乳交融,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当年典型的“菜鸟”一词,现如今不光网络上有,生活中使用频率也非常高。你说它是“网络语言”还是“现实语言”?既然有很多语言根本分不清是否是“网络语言”,怎么扣分?不同的改卷人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标准怎么掌握?难道,为了批改作文,有关部门要为此出本小册子,将必须扣分的“网络语言”一一列举?这是不是瞎折腾?即便如此,“网络语言”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说不定天天都有新花样,按你出的小册子去界定,肯定跟不上其发展,那些未来得及收录在册的最新、最典型的“网络语言”,岂不是反倒“漏网”了?语言的发展

是非常迅速的,一直在“与时俱进”。文言文曾经是一统天下的“主流”,可现在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又何曾逃脱被尘封在故纸堆里的命运?白话文曾经被多少遗老遗少视为洪水猛兽,如今岂不是也成了当之无愧的主流?谁敢担保,今日被扣分的网络热词,他日会成为“主流声音”?——而此前网络热词“给力”亦曾荣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人民日报》尚且偶尔能“给力”一把,高考作文何以如此不“给力”呢?

周宏表示,虽然考生在作文中运用一些网络语言,可以增强作文的生动性,但是并非所有的阅卷教师都知道这些词汇,阅卷组也不可能对现有网络语言进行分类,规定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用。因此,为公平起见,即使是“给力”、“神马”、“伤不起”、“有木有”这样的网络热词,阅卷组也将“格杀勿论”,一律视为错别字。如此态度令人既好气又好笑。既然知道网络语言“可以增强作文的生动性”,何以不许使用?阅卷老师不知网络词汇,那是他们OUT了,如果因此便要对网络词汇一棒子打死,岂非让莘莘学子为某些老师的无知买单?据说,还有一些笑脸、哭脸等网络符号也不准夹杂在作文之中。——某些老师难道连笑脸都不懂吗?真让人无语凝噎。

从一诞生起,网络语言就饱受争议和质疑,甚至有人将其上升到“欺师灭祖”的高度予以痛批。“一些网络语言,简直是对祖宗和传统的糟蹋。”“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著名国学专家李敬一教授就认为,如今网络语言泛滥,从不规范的潜词造句,到不知所云的“火星文”,充斥网上,糟蹋了祖宗和传统经过几千年形成的汉语言文字体系。“我们不能随意地去造一个字词,汉字的奇妙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网络语言”果真如此“罪大恶极”吗?窃以为未必。网络语言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是因为它很新鲜、与众不同,能够彰显个性。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网络语言激发了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创新欲望。从“火星文”到“蜜糖体”再到“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很奇特很雷人,充分显示了当前青少年活跃的思想和创新能力。他们“创造语言”,他们自娱自乐,又招谁惹谁了呢?时代在发展,语言实际上也在不断发展、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时至今日,还有几个人死守“祖宗和传统”,见了面还是“之乎者也”、“子曰诗云”呢?现在,一些专家动不动就摆出一副正襟危坐、正义凛然的样子,动不动就大放厥词、无限上纲上线,徒增笑料耳。突然想,如果把某些专家的言论搜集起来,会不会创造出一个更具流行潜质的新语体——“专家体”来呢?我还真的非常看好哩。

能包容的语言才有生命力。据报道,中文现在成了英语新词的最大来源,中式英语折射时代特征。一大批地道的中国话变成了英语新词汇。广东话的“饮茶”被老外直译为drinktea,四书被称为Four Books,和平崛起成了peaceful rising。比比英语,我们某些专家教授的胸襟是不是有点不够宽广?语言文字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在现实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语言也是语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也能够丰富汉语言的词汇、促进中国语言与时俱进吗?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正确引导远比野蛮扼杀更科学。某些老学究在网络语言面前的态度,实在让我们有点担忧——他们在对待其他新生事物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说法和作派,实在让人嗅到了一股迂腐之气。而选拔人才的高考居然也流露出如此“傲慢与偏见”,恐怕就不仅仅是一个“无知”和“霸道”所能解释的了。高考拒“给力”,“神马”伤不起?不仅教育领域须反思,全社会都有反思的必要。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