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临时校规成“笑规”,笑得很苦

发布时间:2011-05-24 07:06  来源:法制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时校规

  福建部分高校为了迎接福建省第11届省级文明学校评估纷纷出台临时规定,有高校规定:若有人询问食品安全等敏感问题,不要偏激,务必给出正面回答,相信学校可以很好解决。其他一些临时规定中,连叫餐、路上吃东西、穿拖鞋走路等平时常见且被默许的行为也被叫停(5月18日《中国青年报》)。

  为了迎接文明学校评估而对文明行为进行强化很有必要,甚至可作为文明行为教育的契机。但临时校规的出台,却有些“应景的意思”,甚至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本义颠倒——教育首先是教会学生做人,然后才教其如何做事。现在的问题是,学校有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意思,“说法套路化、步调模式化”掩盖的是真实情况,大的方面讲是迎检造假,小的方面说是教学生作假。

  临时校规很搞笑、很荒唐,其中暴露的问题令人担心。害怕询问食品安全问题,说明食品安全做得不好,学生对此有意见,否则又怎么会是偏激呢?“见到领导模样的人问路要有礼貌”,一方面说明平时学生对待别人问路时很不礼貌,否则没有专门强调的必要;另一方面是否也说明,除领导之外的人,比如农民工问路就可以不礼貌呢?于此语境而言,这其实变相让学生以貌取人、看人说话、察言观色。

  基于常识,临时校规不是延续而是颠覆,这足以说明学校教育和管理状况不容乐观:正是因为叫餐、路上吃东西、穿拖鞋走路等不良行为被默许,正是因为不讲礼貌被纵容,才有了“临时抱佛脚”的功利校规;从另一层理解,真正的文明在于平日的自然表现,唯如此才能在关键时泰然若素。“临时校规”的世俗表达,恰是对教育本义的践踏。

  “临时校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教育的现实和现实的教育。在社会诚信滑坡、形式主义严重的当下,教育机构本应承担应有的教化功能,以实现对“人格的塑造”。只可惜,一纸“临时校规”破坏了这种美好的夙愿,加剧了心理的失落。教育的功利和功利的教育,使得来自父母和教师的教育都以社会为标、以名利为本。如此教育下的学生,变得世俗而功利,变得圆滑而虚伪,却失去了传统的内涵和道德的继承,涉世很强悍,做人很矮小。

  唯有一个真实的学校文明,一个真实的学生现状摆在我们面前,接受检查时再无“临时校规”的出现,教育的“教化”才可能真正抓在了平时、落在了实处。(堂吉伟德)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