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里有着色剂,果冻里有防腐剂;一支雪糕含16种食品添加剂,一袋方便面中有14种……近九成的食品含有添加剂,而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不管是直接添加,还是间接添加,每个成人每天大概要吃进八九十种添加剂。 (5月9日 《人民日报》)
一个无法否认而又让人深感忧虑的事实是,现在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已经无处不在。消费者如果想完全和这些五花八门的食品添加剂绝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面对屡屡被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公众自然而然会有一个疑问:食品添加剂,可以不添加吗?客观而言,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有些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制作、储存、运输过程中所必须的,没有不行。与此同时,这类可食用的食品添加剂,只要不是过量摄入,对人体也是安全无害的。现在的问题是,食品添加剂正面临被乱用、滥用、过度使用的困境。不该添加的被添加了,应该少量添加的被过量添加了,当人体对这些添加剂的摄入量超过了安全无害的界限,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埋下隐患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造成这种市场乱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商家为了追求最大的市场利润而见利忘义,缺乏社会责任感;比如不法分子利欲熏心,使用了国家严禁使用的添加剂,最近被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以上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通过对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的严格监管来避免的。让人失望和遗憾的是,很多地方的政府职能部门,并没有担起这个责任,甚至和无良商家沆瀣一气,弄出什么“养鱼式执法”。
对于各种食品添加剂,能不使用的就不使用,能少使用的就少使用,必须使用的则严格按照标准来使用,这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了。既然有了这个共识,那么在国家对各类食品添加剂在某种食品中的使用标准进行量化的前提下,只要政府执法部门不折不扣地按照这个标准对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监督即可,这应该算不上什么难事,更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连如此最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而只是要求商家身体里比别人多些“道德血液”,或者是像最近国务院出台规定,要求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进行道德伦理培训一样,都是苍白无力的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