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号称“城建重点工程”的道路修好后,住在附近的市民却普遍感到出行不如从前方便了。这条路叫禹山东路,曾在这条路上跑的车叫19路公交车。未修路之前,这条路上的市民乘坐19路车到市区相当方便,谁知路修好了,19路车却“抛弃”了这条路。(5月7日 《京江晚报》)
这当然叫人产生疑问。市民的疑问是针对市公交总公司的,总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做出了回应,要点是:那条路存在威胁行车安全的因素,所以19路车不再经过,一切安全至上,希望市民多给我们一些理解。
笔者将这位负责人理解为是这家总公司的新闻官,但这位新闻官显然缺少职业技巧,因为他的回应让我们心中的疑问更重了。
“一切安全至上。”——安全当然至上,但那些影响公交车安全的因素,早在修路之前就存在。公交车司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改建扩建后,不利于安全行驶的因素会随之消除,而附近的市民也有充分的理由期待,这条属于“城建重点工程”的道路会让他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但最终,司机和市民都失望了。总公司是怎样和修路部门沟通协调的?不安全因素为什么没能通过改扩建工程得到解决?责任到底在哪方?是总公司沟通能力欠缺,还是总公司根本就没有去协调反映?自己的事没做好,现在倒拿“安全至上”来堵市民的嘴,是不是有点强词夺理?
“多给我们一些理解。”——在这件事上,谁是受委屈的一方,谁应当得到理解,其实是很清楚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总公司受了委屈、吃了哑巴亏,你也不能在市民面前撒娇掉泪要理解,你的宗旨是为他们服务,让他们满意。你应该通过更加优异的服务来赢得他们的赞赏,赢得市民的理解,而不能用呼吁“理解”来推卸责任。那条路修好已经一年多,那条路上的市民也“不方便”了一年多。忍了一年多,直到近日才通过媒体提了些委婉意见,这样的市民还不可爱?这样的表现还不算是对总公司的“理解”?
公交线路的设计,通行站点的配置,其实是很科学的事,一般人插不上嘴,这事得交给专家。普通乘客愿意看到和接受的,是出行越来越方便,而不是相反。现在,围绕那条路,恰恰出现了今不如昔的怪现象。无论如何,市公交总公司都应当给大家一个新的合适的解释。当然,比解释更有用的是拿出办法来,让那条路上的乘客说,现在到市区和从前一样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