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首页图片

入户调查,您愿开门吗?

发布时间:2011-05-12 06:02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入户调查,您愿开门吗?

超六成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入户调查

记者 曾海蓉

 
 配图 谢志斌
 

 ●调查提示●

 人口普查、家庭医生、问卷调查……越来越多的入户调查让居民感到应接不暇,很多人并不能接受这种入户调查的形式。本期调查围绕入户调查您能否接受展开,回收纸质问卷189份,另有322位市民通过镇江新闻网、镇江网友之家等网站参与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市民并不能接受入户调查,近六成受访者最担心入户调查家庭安全得不到保障,近五成受访者表示可以在社区选择集中区域让居民前往调查。

调查图表一:您能接受入户调查吗?

 
调查图表二:对于入户调查,您最担心的是什么?

      

 不能接受入户调查

 超六成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陌生人进门入户调查

 您经常碰上入户调查吗?77.1%的受访者表示偶尔碰上入户调查;22.9%的受访者表示经常碰上入户调查。

 如果有人入户调查,您能接受吗?24.6%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觉得无所谓;62.5%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陌生人进家门;12.9%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王小姐家住香江花城,丈夫在外地工作,平时都是一个人在家,晚上下班回家后,就将房门锁好,如果有陌生人敲门,她一般都不会开门,“前段时间晚上有人敲门,说是做一个问卷调查,我始终没有开门。”王小姐说,自己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进来始终不方便,自己也不放心。

  入户调查安全隐患

 近六成受访者最担心入户调查家庭安全得不到保障

 入户调查需填写相关信息,36.6%的受访者表示会提供真实信息;52.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如实提供;11.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很多信息都涉及个人隐私,我一般都不会填写。”在调查中,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如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个人隐私并不能得到保障,如果泄露会对自己生活造成困扰。

 而对于入户调查,18.1%的受访者最担心入户调查的人员并非真正的工作人员;20.5%的受访者最担心家庭基本信息遭到泄露;58.2%的受访者最担心家庭安全得不到保障;3.2%的受访者有其他担心。“家里有老人和小孩,家庭安全是最重要的。”家住花山湾的梁先生表示,自己和妻子平时工作都很忙,基本都是早出晚归,三岁的女儿就由父母带,“老人防范意识薄弱,如果遇到不法分子,他们根本无法辨别。”梁先生反复跟父母交代,如果有陌生人入户调查,一定要确认对方身份,保证自身安全。

 更好的解决办法

 近五成受访者表示可以在社区选择集中区域让居民前往调查

 对于调查,46.5%的受访者表示可以在社区选择集中区域,让居民前往填表调查;41.1%的受访者表示调查资料中只要填写必要信息即可,无需涉及过多个人隐私;5.4%的受访者表示可以让每幢楼的楼长负责该楼幢的入户调查。

 李阿姨是社区里的“热心肠”,经常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做一些居民工作,“很多居民不接受入户调查,是怕有陌生人到他们家里。”李阿姨说,可以在社区选择一块集中区域,由社区工作人员负责,让居民前往填表调查,这样既可以消除陌生人进家门的尴尬,也可以得到最快最全面的调查资料,“大部分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还是比较信任的,这样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相关报道:

入户调查常吃闭门羹

社区工作人员:渴望居民理解配合

 说到入户调查,没有谁比社区更有发言权,全国人口普查、3+X家庭医生入户、流动人口登记、计划生育……样样要入户,件件要和居民面对面。然而辖区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却让这项工作成了“烫手山芋”。几乎每一个社区负责人在谈到入户调查时,都有一肚子苦水--社区本来人手就不够,居民对我们还不信任,这入户调查啊,真难!

 居民最担心个人隐私外泄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工作人员到居民家中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查越来越多。对于入户调查,居民们最大的担忧就是个人隐私外泄问题,特别是收入情况、多处住房情况、离异、再婚及领养子女情况,都被视为个人隐私,很多人都不愿如实申报。

 润州区七里甸街道天和星城社区书记王玉蓉说,入户调查难开展和居民防范意识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现在骗局太多了,报纸电视也天天在做这方面的报道,很多时候我们工作人员想进居民家做个调查,人家根本不相信。”

 入户难原因多样

 采访中,多位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入户难”原因多多。

 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由此导致居民的防备心理增强。基于怕麻烦的心理以及对个人隐私保密意识的提高,很多人对普查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而各种各样的商业调查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各种形式的欺诈行为,这种不规范、不守信的商业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对政府调查的认可。

 据不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作息,社区工作人员往往比较难以把握合适的入户时机,居民抱怨现象时有发生。

 “渴望更多理解和信任!”

 在健康路街道气象里社区书记伍云蓉看来,社区权力有限,而大部分的入户调查并不会给居民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也没有像人口普查那样的宣传力度,居民的不配合也就不难理解了。

 宝塔路街道黄山社区负责人采访中告诉记者,一些居民对所谓的调查摸底存在较强的戒备心理。对此,曾有社会学者指出,“入户难”反映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互相缺乏最基本的信任、人际关系淡漠。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陌生邻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人人相互提防,互相不信任,别说是陌生人,就是对门或楼上楼下的邻居,也很少打交道。

 要改变“入户难”的困境,需要工作人员和居民多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多居民的理解和信任! (实习生 巫悦萌 记者 胡冰心)

 

形形色色的调查,让住户不胜其烦

入户调查,如何走出尴尬?

 

 丹阳市云阳镇阜阳社区工作人员在门缝外给居民预登记。纪晨 摄

 金山网讯 各种形式的入户调查越来越多,让住户不胜其烦,有些居民甚至将大门紧锁。如何让入户调查走出尴尬局面?

 润州区金山街道小街社区党总支书记洪云说,以人口普查为例,人口普查员进不了居民门的情况极少发生。“主要得益于我们群众基础较好,社区的工作人员平时就和居民很熟,张家奶奶下水道堵塞了,李家爷爷门锁坏了,都是第一时间来找我们社区帮忙解决。”她介绍,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长期以来情感的积累让几乎所有的入户调查都能顺利开展,“重要的是居民对我们有信任感、依赖感。”洪云认为,提升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信任度、安全感,是入户调查成功的基础。

 采访中,不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入户调查要掌握上门时的介绍技巧,入户前首先要简明扼要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来访目的,取得调查户的接纳和信任。另外,入户调查登记询问也有技巧,调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掌握一定的询问技巧,询问要通俗易懂,态度要热情诚恳。询问一般从简单的问题入手,然后再询问复杂话题。如果涉及到敏感性问题,最好放在最后询问。询问的过程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调查户进入调查的主题,也可以最大程度上地降低调查户的戒备心理。

 “要取得居民的认同和信任,最重要的是对调查户隐私的保密。”健康路街道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入户调查内容涉及到调查户的个人隐私,在调查时就需要避免无关人员在场,针对一些敏感性话题,要郑重承诺对调查户的隐私保密。(胡冰心)

 

越来越多的入户调查员

——探访社会调查公司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当你深居家中的时候,你可能会碰到这样的人--按响门铃,手拿问卷请你填写表格,或是打来陌生电话向你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社会调查公司的越来越多,调查员入户调查现象也越来越多。那么,他们又是为谁在工作?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们又由哪些人员构成?

 调查公司越开越多

 “现在社会上的入户调查员很多都是调查公司的调查员。”位于市区解放路上一家资深调查公司的负责人王经理介绍,调查公司兴起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转轨,企事业单位,公司以及个人想更多更快地把握社会和市场的动态,作为决策的依据,调查公司应运而生,而且越开越多。

 “入户访问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王经理说,除了这种方式外,还有拦截访问、网络调查等。“除了调查公司赢利性的调查外,还有学者学术方面的调查以及国家各种统计数据收集的调查等等,这些是非赢利性质的。”

 目前调查员的主体有哪些?王经理说,主要是由在校学生组成,一般为大学生和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时调查公司也会在人才服务中心和劳务市场招聘有一定素质的下岗人员。“调查员都要能吃苦耐劳,踏实,具有亲和力和有充裕的空余时间,同时调查公司比较青睐有较强沟通和抗挫能力的人。”王经理坦言,由于这个工作的艰苦性和特殊性,工作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公司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招入新人。

 挨家挨户甘苦自知

 去年刚从江苏大学毕业的蒋勇上大学期间就曾为某调查公司做过入户调查员。他告诉记者,在调查前,公司会对所有的调查员开展专门的岗前培训。“培训一天,主要讲解被访对象要求,问卷类型,提问方式,以及在提问的过程中要保持中立的态度等。”

 回忆起第一天工作的“悲惨”经历,蒋勇依旧记忆犹新:“下午2时左右出发,走访的前5个小区住户基本都是以没有时间为理由拒访。到了下午5点,终于在一个准备考研的学生家里完成了第一份问卷。”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实践之后,蒋勇的调查工作开始慢慢步入正轨。“刚开始我们选择白天入户调查,但发现大部分居民白天上班,于是把时间改为晚上6时。”蒋勇说,时间上的改变让他们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平均每天晚上能够完成对近20户居民的调查。“在入户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与陌生人进行交流,这是我干这份工作的最大收获。”蒋勇笑着说。

 调查工作有风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调查公司最火爆的项目是“婚姻状况调查服务”,“个人情况调查服务”。而这些项目对入户调查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能力”要求。

 对此,市甘露律师事务所陈秋言律师表示,调查公司没有侦查权,入户调查员如果没有经过被调查人的同意,采用国家司法机关的侦查手段来调查,就有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危害社会秩序。“万一被对方发现,后果不堪设想,风险是很大的。” (景泊)

 

快言快语:

当“未知” 来敲门

伍斯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大约是古人用来形容农耕时代,田园乡间百姓间生活交往的诗意状态。不过,放到当下,却似乎更像是在描绘都市人交往状况。不同的是,鸡犬之声换成脚步之音。哪怕家住对门,彼此也多辨得清足音,却未必叫得出名字。

 当“未知”来敲门,很多都市人将其拒之门外。有人说,这是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有人说,这是社会的沉沦,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足够的信任。事实上,两者各有各的道理,这是社会转型时代,不可逃避的矛盾与麻烦。

 可服从公共利益需要,人口信息普查、就业失业情况调查、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这样或那样的入户调查总是难免。屡屡见诸报端的问题,固然有居民过度警惕与不耐烦的因素,更有问卷设计冗长拖沓、脱离实际,还有工作人员沟通不到位等原因。正是门内门外共同作用,才造成“门难进、脸难看”的尴尬局面。

 其实,当“未知”来敲门,居民谨慎应对无可厚非。因为住宅楼越来越高,小区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陌生,加上“狼外婆”式骗子频频出没……听到非预约而来的敲门声,很多人心生戒备甚至恐惧,在所难免。透过猫眼侦察,抚着门把犹豫,或充耳不闻,或口不择言:“我不在家!”这一切都属正常反应,不应埋怨居民不讲理。

 入户调查甚至放大到一切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想要敲开居民家门、走入群众内心,管理者需要考虑和付出更多。目前一些调查都借助社区力量入户,效果却不尽相同。往往是基础工作做得好的社区、人头混得熟的干部,最容易敲开居民的门。

 

 网友热评

 宏:目前的社会状况:要坚决拒绝陌生人一切入户的调查推销等等。人口普查我都抵制。

 黑色心情风:万一被不法分子装扮混进来,问题可就大了。

 xiaoyudiandian:我每次都让调查人员入户登记,就没想过信息泄露的事情。

 my0511叶梓:坚决抵制,谁来保证我的安全呢?

 可爱的慧慧:我不接受入户调查。

 addas1:不支持,我的地盘我做主!必须要在我同意才能进来,这个是我们最基本的权利!

 绿枫叶:如果将管理这片的小组长的照片和电话,公开贴在醒目的地方,我会让她进门,协助调查。

 长长短短:安排在社区。在一个时间段内,一户户通知去登记,我会去。但坚决拒绝陌生人一切入户的调查推销。

 夏雪:远离陌生人,调查请走开!

 缘来半生君:前几天晚上来了好几个据说是社区健康调查信息的人,没讲几句就要进来,基本礼貌都不懂,最起码征得我的同意再进来啊,我最终关门没有让他们进来。

 嘟小嘟22:每次有人敲我家门,说要入户调查时,我首先要对方出示相关证件,如果没有,我是不会让他进门的。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