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车模(资料图)
昨天,上海车展圆满落幕,期间共接待观众71.5万人次。尤其是在首个“公众开放日”的4月23日,15万大客流挤爆展会。火爆人气自然也带来了火爆“财气”,车展期间,不但普通车型和主流车型“下单者众”,就连单价高达400万元,甚至4700万元的顶级豪车都被抢购一空。不少车企喜不自禁:单是车展期间售出的汽车,就完成了他们一个季度的销售计划。
在这喧闹的展会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4月23日还有一个 “书香飘溢”的“身份”,那就是第16个“世界读书日”。诚然,书店和图书馆都会组织些应景的活动,但捧场的客流恐怕不会水泄不通;读者也会购买借阅几本书籍,但其心情的迫切和狂喜,恐怕也无法与“千金易良驹”者相提并论。调查数据也印证了“书香”的冷清: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多年持续走低,目前已经低于50%;人均读书时间只有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而且在这可怜的读书时间里,还被成功学、炒股理财、浅阅读等等占掉了大半;文学、哲学之类的严肃经典著作,即使在大学图书馆里都乏人问津……
购买一辆汽车来提高生活品质,无可厚非;汽车收藏,也应受到尊重。但与其他任何消费一样,对于汽车的消费,我们同样提倡“理性”和“适度”,反对穷奢极侈和炫耀攀比。在资源环境面临严峻压力的当下,我们应该破除“汽车是现代化标志”的迷信,适度限制汽车消费的无度扩张;在大多数国民生活尚不富裕、国家社会的财力都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对于花数百万、数千万巨款购买一辆汽车,甚至把我国变成全球汽车奢侈品牌倾销市场的行为,则完全不必去热炒与追捧。
更有甚者,火爆“香车”与冷清“书香”之间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使我们看到另一种倾向,那就是不少人在对于物质享受狂热追求的同时,对于精神生活却选择了放弃。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人能够像重视物质生活一样重视心灵和精神?为了房子、车子和票子,我们埋头苦干、日夜操劳;对于心灵和感情,反而是无暇顾及;而文学、美术、音乐和戏剧,更是渐渐就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
对“香车”和“书香”,笔者无意抑此扬彼,而主张两相兼顾,不可偏废,即既要追求“香车”所象征的物质富足和生活品质,也要追求“书香”所象征的知识智慧和思想精神。物质富足之后,精神的富足就应该成为必然的追求。我们应该更多地打开书本,让书香引领我们去感受宇宙的浩瀚、四季的轮回、天地的大美;引领我们去探索真理的玄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引领我们的心灵,栖息于那个“诗意的世界”……而这一切,不应仅在“读书日”。(封寿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