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遁入深山的北大教师为何要“还俗”

发布时间:2011-05-05 07: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梅十几年来仅出山两次(资料图)

  北大教师王青松、张梅夫妇,上世纪90年代初抛下一切,遁入深山,寻找他们心中的“桃花源”。但在消失了十几年之后,如今毅然要“入世”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青松夫妇透露,他们所生活的山区村民对他们的排挤,让他们不得不寻求外界的帮助。而目前,时机还不够成熟,他们还没打算把孩子送到城里接受教育。(《广州日报》4月6日)

  到底有没有桃花源本来就是“悬疑”。至于在交通和信息十分发达,整个地球都变成了一个村的今天,可以肯定地说,“桃花源”根本就不存在。而这对北大夫妇的遭遇也说明,桃花源固然并不存在,想过隐士生活,也根本不可能。

王青松曾是北大的好学生(资料图)

  确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难如人意之事。比如说,身为教师,必须面对学生越来越难教与教学以及科研、论文等多方面的压力;身为北京市民,则必须面对高房价,一不小心可能成为房奴的现实;身为国人,必须面对环境被污染、物价节节高之类的头疼之事。遭遇某些一时难于解决的事情之时,难免产生逃离都市,遁入“桃花源”的冲动。假如真这样做,又必定是幼稚的。

王青松与请来做工的农民在一起(资料图)

  即便在原始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个时代,物质极度匮乏,人们的生活质量低,为了生存,为了一星半点儿的食物与其他资源,都有可能产生纷争甚至你死我活。今天,因为食物匮乏而死于饥馑的情况已大为减少,精神生活无疑也比从前大大丰富。因此,虽然很多人向往从前那个时代,可你要让他真正回到过去,恐怕没几个愿意的。

  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如何面对各类矛盾和冲突。保持内心的平静,客观、理性地对待他们,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应该是前提和基础。比如说,今天的学生难教,那么,我们就该努力去了解和认识今天的学生,弄清他们在想些什么,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欢迎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缩短与他们心理上的距离,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左、中、右”,就会有矛盾与冲突,就会有彼此间的调整与相互适应。消极“遁世”是没有出路的,真正的出路在于积极“入世”。这“入世”,未必一定是“斗争”之类,而是调整与适应。(严阳 原题:充满冲突的尘世无处可逃)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