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友的“谩骂和批评”,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对犯罪心理学的不了解。她向媒体澄清自己没有为药家鑫开脱罪行,认为作为犯罪心理学学者,她的研究领域与量刑无关。她甚至不无遗憾地说:“现在社会上流行骂专家,我觉得这是社会的悲哀。因为专家是深入专业的研究者,他在自己专业领域说的话,肯定是有长期研究背景的。因为深,可能有些窄,但不可忽视。”(《京华时报》4月11日)
无论李玫瑾教授这些话是发自肺腑还是出自一种辩解的策略,她有一句话我是深为认同的:“现在社会上流行骂专家”,这的的确确“是社会的悲哀”。
是啊,专家本来是学识丰富的精英人士,理应受到大众的尊敬,然而在今天,从大众的嘴里,所喊出的往往是“叫兽”而非“教授”,是“砖家”而非“专家”,一字之差谬以千里,这让他们情何以堪啊。
对于这种反常的现象,很多专家都分析过原因,有人将之归结为民粹主义的影响,有人将之视为文化去精英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还有人认为是商品社会功利化思想的泛滥所导致。但在原因上的分歧不影响他们对现象本身认识的统一:专家代表着知识、科学、理性,骂专家即是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科学和非理性,一个“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科学、非理性的”社会当然是悲哀的。深感落寞和遗憾的李玫瑾教授,自然也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果然如此吗?中国的大众果真是一群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科学、体内“力比多”横冲直撞的文盲吗?当然不是。我们看看中国的家长一个个历尽艰难,千方百计地赚钱供养子女上学读书,就知道他们多么尊重知识;我们看看中国农民一丝不苟地搞大棚种植,就知道他们多么尊重科学;我们看看中国市民站在三代人也买不起的房子面前依然心平气和,就知道他们多么具有理性精神。
所以,专家应该多审视自身:为什么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深具理性精神的大众要骂你呢?也许,那些想让大众尊重自己的专家,应该首先扪心自问:你尊重大众吗?
“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这句名言恐怕要让中国许多所谓的专家学者羞愧不已。那些站在“高墙”的一边或者在“高墙”与“鸡蛋”之间观望的专家,那些对“鸡蛋”的命运漠不关心的专家,又凭什么要求“鸡蛋”尊重你呢?即如李玫瑾教授,一再强调自己进行犯罪心理研究的客观性,声明她“对一个人为什么犯罪更感兴趣,并不关心怎么判”,也许她说的都对,然而问题是:大众为何需要一个没有丝毫道德立场的专家来对挑战了公众道德底线的案件评头论足呢?
大众骂专家,并非是他们不需要专家,他们对那些说真话、有责任承担、有公共使命感的专家,一向是热爱和尊敬的,比如去世不久的季羡林先生和钱学森先生。但是这样的具有“公共知识分子”品格的专家太少了,所以大众才要骂,唯有这一骂,骂出了我们所谓的知识精英原来是这副嘴脸,这又如何不是社会的悲哀呢?[三刀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