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破解菜价怪圈需政府给力

发布时间:2011-04-28 06:15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菜贱伤农”这种现象并不是首次出现,也不是偶尔出现,这些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对这种现象,有关方面一贯的解释是,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此次也不例外。

 我们并不否认季节性因素是“菜贱伤农”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关键在于,今年“菜贱伤农”现象的发生,似乎并不像季节性因素那么简单,也不像有人所说的是“过山车”现象。因为,如果是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或者是“过山车”现象,那么,在菜价大涨时,农民就应该赚到钱,而在菜价大跌时,市民就应该享受到很多实惠。实际情况却是,去年菜价发疯般上涨时,“亏”了市民并没有“赚”了农民。而在今年菜价发疯般下降时,“亏”了农民也没有“赚”了市民。这就是今年的“怪圈”。

 据悉,出现这种“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去年蔬菜价格大涨时,出现了中间环节大量囤积蔬菜的现象,且这种囤积不是简单的少数商贩所为,而有社会资本的介入,是社会资本与商贩的联手,形成了对市场批发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的强大力量,导致蔬菜的产销衔接之路被阻断,新蔬菜进不了市民的家门,旧蔬菜也退不出市场,菜农只能自毁蔬菜。这种产销两地蔬菜价格的“一贱一贵”,将农民与市民的“双重损失”,全都转化成了包括社会资本在内的中间环节的“双重利益”。

 显然,如果这一问题不得到妥善解决,继续让中间环节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控市场、掌控蔬菜的生产和销售,大肆进行炒作,那么,今后的蔬菜价格将极难控制,对农民和市民利益的“双重伤害”也将经常发生,并有可能蔓延到其他农副产品和生活必需品。

 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唯有依靠政府,依靠行政调控和监管手段。现在的问题是,热衷于干“大事”的地方政府,愿不愿意去做“菜篮子”、“米袋子”这样的“小事”?愿不愿意在“菜篮子”“米袋子”问题上再加把力?因为,从这些年经常发生的“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问题来看,许多时候是与政府缺位密切相关的。一些地方政府在如何组织菜农生产、帮助菜农拓宽销售渠道、为菜农销售蔬菜提供信息、加强与销地的联系等方面,严重缺位。

 要知道“菜篮子”、“米袋子”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现在却出现了“价贱伤农”、“价贵伤民”现象,值得我们反思。破解菜价怪圈还需政府继续给力。图/朱慧卿

(作者:谭浩俊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